1.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栖(xī) 磅礴(páng) 农谚(yàn) 目眩神迷(xuàn) |
B.凫水(fú) 眼眶(kuāng) 枯燥(cào) 怒不可遏(è) |
C.怠慢(dài) 萌发(méng) 堕落(duò) 暴风骤雨(zhòu) |
D.弥漫(mí) 旷野(guǎng) 霎时(shà) 挑拨离间(jiàn) |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遭受人生的挫折,面对同学的嘲笑,他不知所措。 |
B.台上的少女们轻歌曼舞,展现出一种古典的美。 |
C.中国女足的姑娘们在球场上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
D.我在公园悠闲地漫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
4.
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之花,娇艳动人, ;夏之树,枝叶婆娑, ;秋之果,缀满枝头, ;冬之雪,漫天飞舞, 。梦想是永恒的微笑,梦想是飞翔的翅膀。
①梦想是生机勃勃的向往 ②梦想是沉甸甸的收获
③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 ④梦想是银装素裹的妖娆
春之花,娇艳动人, ;夏之树,枝叶婆娑, ;秋之果,缀满枝头, ;冬之雪,漫天飞舞, 。梦想是永恒的微笑,梦想是飞翔的翅膀。
①梦想是生机勃勃的向往 ②梦想是沉甸甸的收获
③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 ④梦想是银装素裹的妖娆
A.③①②④ | B.④②①③ | C.③②④① | D.②④③①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如鸣佩环,心乐之(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
(3)俶尔远逝(__________) (4)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小题4】如果你能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与柳宗元在小石潭边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如鸣佩环,心乐之(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
(3)俶尔远逝(__________) (4)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C.本文被誉为游记散文中的精品,全文寂寞清幽,表面写景,实则写心。 |
D.“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通过正面描写,表现出潭水的清澈。 |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阅读《社戏》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
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⑦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小题2】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
(2)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
【小题3】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此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细品此句,别有滋味,同样的豆“我”为什么会觉得没有昨夜好吃,请你用第一人称写出此时“我”内心深处所想。
【小题5】故乡的社戏、故乡的豆,此文段中处处展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寄托着作者的情思,请你选一种你家乡的特色事物来作为你家乡的名片,并说明理由。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
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⑦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小题2】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
(2)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
【小题3】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此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细品此句,别有滋味,同样的豆“我”为什么会觉得没有昨夜好吃,请你用第一人称写出此时“我”内心深处所想。
【小题5】故乡的社戏、故乡的豆,此文段中处处展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寄托着作者的情思,请你选一种你家乡的特色事物来作为你家乡的名片,并说明理由。
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再会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芦苇开得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材料二]
如今,举国上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电脑处理文字工作,敲打键盘代替了握笔书写,拼音字母代替了笔画顺序,从而不再有信函、笔记、草稿等。与此同时,网络的迅速发展导致人们的阅读变得日趋网络化、碎片化、芜杂化、快餐化,人们不再读书看报,特别是不再潜心阅读经典名著。此外,人们沉溺于网络就意味脱离现实生活,因而变得沉默寡言、封闭孤僻,精神生活由此而虚拟化、平面化。
如果说“谢谢你”代表传统社会的语言文字,Thank you代表现代社会的语言文字,那么3Q(一个颇为流行的网络语言,等于Thank you)就代表着未来社会或网络社会的语言文字。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电脑普及和网络拓展,早晚有一天中国人将不再写字、不再读书,甚至是不再说话而是离群索居于网络之中。由此而言,风雨苍黄再百年,又有谁能保证汉语汉字不会自行消亡呢?要知道,历史上一度盛行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玛雅的语言文字已成历史尘埃;目前世界上的6000多种语言文字中,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按此估算,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0%的语言文字灭绝!
[材料三]
“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张嘴能说,说得有思辨性、哲理性,说得有感染力、号召力;提笔能写,写得生动形象、富有逻辑,写得深刻精辟、无懈可击,这些都是外显的汉语能力。而支撑这外显能力的基础则是文化、思想、修养这些内在的东西……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母语对内是一种凝聚力,对外则是一道屏障。因为母语既是一个族群交流的工具,也是其文化和身份的代表。它反映的是个人或民族成员对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小题2】材料一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我要和你结婚”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小题3】联系上下文,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的6000多种语言文字中,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按此估算,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0%的语言文字灭绝!
【小题4】材料三中提到“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请结合材料三,归纳“汉语能力”包含哪些方面。
【小题5】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归纳母语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母语?
[材料一]
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再会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芦苇开得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材料二]
如今,举国上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电脑处理文字工作,敲打键盘代替了握笔书写,拼音字母代替了笔画顺序,从而不再有信函、笔记、草稿等。与此同时,网络的迅速发展导致人们的阅读变得日趋网络化、碎片化、芜杂化、快餐化,人们不再读书看报,特别是不再潜心阅读经典名著。此外,人们沉溺于网络就意味脱离现实生活,因而变得沉默寡言、封闭孤僻,精神生活由此而虚拟化、平面化。
如果说“谢谢你”代表传统社会的语言文字,Thank you代表现代社会的语言文字,那么3Q(一个颇为流行的网络语言,等于Thank you)就代表着未来社会或网络社会的语言文字。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电脑普及和网络拓展,早晚有一天中国人将不再写字、不再读书,甚至是不再说话而是离群索居于网络之中。由此而言,风雨苍黄再百年,又有谁能保证汉语汉字不会自行消亡呢?要知道,历史上一度盛行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玛雅的语言文字已成历史尘埃;目前世界上的6000多种语言文字中,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按此估算,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0%的语言文字灭绝!
[材料三]
“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张嘴能说,说得有思辨性、哲理性,说得有感染力、号召力;提笔能写,写得生动形象、富有逻辑,写得深刻精辟、无懈可击,这些都是外显的汉语能力。而支撑这外显能力的基础则是文化、思想、修养这些内在的东西……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母语对内是一种凝聚力,对外则是一道屏障。因为母语既是一个族群交流的工具,也是其文化和身份的代表。它反映的是个人或民族成员对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小题2】材料一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我要和你结婚”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小题3】联系上下文,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的6000多种语言文字中,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按此估算,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0%的语言文字灭绝!
【小题4】材料三中提到“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请结合材料三,归纳“汉语能力”包含哪些方面。
【小题5】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归纳母语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母语?
4.语言表达- (共1题)
8.
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再写两组句子,与其形成排比。
人生旅途,需要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带来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风雨,拥抱未来。
人生旅途,需要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带来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风雨,拥抱未来。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含英咀华,品味诗香,年级将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此次活动,你班语文老师希望你们用一句古诗敬献长辈,你觉得下面哪句诗更适合送给母亲: , 。(请填写诗句)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为了响应年级的号召,班上准备办一期黑板报,需要设计几个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栏目一:走近诗人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古代诗词名家。
栏目二:
设计意图:
(3)为营造浓厚的古典诗词文化氛围,年级准备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你班同学对此活动不够热情,请你在班会课上发言,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此活动。
含英咀华,品味诗香,年级将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此次活动,你班语文老师希望你们用一句古诗敬献长辈,你觉得下面哪句诗更适合送给母亲: , 。(请填写诗句)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为了响应年级的号召,班上准备办一期黑板报,需要设计几个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栏目一:走近诗人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古代诗词名家。
栏目二:
设计意图:
(3)为营造浓厚的古典诗词文化氛围,年级准备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你班同学对此活动不够热情,请你在班会课上发言,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此活动。
6.作文- (共1题)
10.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一泓清泉,是一处美丽的风景;一轮落日,是一处亮丽的风景;一次搀扶,是一处耀眼的风景;一缕微笑,是一处动人的风景……只要用心发现,美景无处不在。
(1)一泓清泉,是一处美丽的风景;一轮落日,是一处亮丽的风景;一次搀扶,是一处耀眼的风景;一缕微笑,是一处动人的风景……只要用心发现,美景无处不在。
请以“触动心灵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立意正确,思想健康,不得抄袭;④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有一位渔船船长分享捕鱼经验时说:“大浪来时,千万不能躲,必须直挺挺地站着,抓住固定物,任由大浪打在背上,否则容易受伤。若蹲着找掩蔽物,反而会因为冲击力太大,撞破头,甚至撞断鼻梁。船只遇到台风时,不能往后逃,船头要对准浪头,正面对决,只要船一偏,就会翻。
直面艰难与困境,不只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让生命得以保全、让人生因此精彩的大智慧。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④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