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A.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暴怒无常:突然发怒,变化不定。) |
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
C.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侍弄:照管。) |
D.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
A.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 |
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
C.“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
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 |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
A.本文抓住平常小事来叙述,事事见真情。 |
B.本文语言简淡厚重、朴实丰美。 |
C.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
D.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
2.字词书写- (共2题)
(1)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璧。(____)
(2)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____)
(3)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永远的决别。(____)
(4)当一切灰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____)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①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②“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③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④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⑤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⑥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母亲因偏头痛,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⑦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
⑧“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⑨这是我看到的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小题1】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小题2】第①段刻画了母亲的形象,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小题3】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小题4】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的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题5】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③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永远的诀别。
④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
⑤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中的词语吗?为什么?
(1)母亲进来了,挡(站)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期待)般的神色。
【小题2】找出选文中的两句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小题3】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
【小题4】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小题5】用简要的话来概括一下母亲的形象。
【小题6】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4.语言表达- (共1题)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