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玉不琢不成器,年轻球员需要经过不断地磨炼,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球员。 |
B.面对诱惑,有些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以致上当受骗,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C.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它的传承,新世纪的大学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
D.让我们扬起风帆,校准理想的罗盘,去迎接风雨,经受考验,切莫随波逐流,茫然前行。 |
2.句子默写- (共1题)
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
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杨炯在《从军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投笔从戎,从军报国之志。
《月下独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写热闹的饮酒场面,实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又何间(参与)焉 | B.肉食者鄙(地位低) |
C.战则请从(跟随) | 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
A.肉食者谋之 | B.长跪而谢之曰 | C.辍耕之垄上 | D.小大之狱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4】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小题5】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以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4分)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宣纸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小题1】文章先后从宣纸的“弹性和韧性”→“湿染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久性”等五个特性做了说明。【小题2】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第⑥节画波浪线句子中 “通常”一词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小题4】⑤⑥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小题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开头引用孔丹的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引出了“宣纸”这一说明内容。 |
B.判断生宣与熟宣最简单方法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宣纸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即为生宣。 |
C.宣纸的湿染性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是因为这种特性使书写者在书写时困难加大。 |
D.“水走墨留”的唯一原因是宣纸具有湿染性,“寿纸千年”的根本原因是不招惹虫蛀。 |
5.名著阅读- (共1题)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1)本段刻画的人物是__________(1分)。
(2)写出一个“我”与这个人物的故事。(2分)
6.语言表达- (共1题)
江河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雄鹰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辽阔的蓝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共1题)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嘉鱼,激发大家对嘉鱼的热爱之情,实验中学准备开展“美丽嘉鱼”系列活动,请你帮助策划并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策划板块】本次活动共有四个板块,两个板块内容已确定,请再策划两个。(2分)
板块一:嘉鱼人物赞 板块二:美丽乡村行
板块三:__________ 板块四:___________
【小题2】【发出邀请】策划组计划邀请“最美嘉鱼人”2013年度人物胡老师来校参加“和最美嘉鱼人面对面”活动。某同学拟写的邀请书中主要错误有两处,请将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2分)
邀请书
尊敬的胡老师:
您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大家,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于3月3日上午9时来我校参加“和最美嘉鱼人面对面”活动。请务必准时到达。
实验中学“美丽嘉鱼”活动策划组
2014年3月1日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推荐诗句】在“美丽乡村行”活动中,策划组征集到以下诗句,准备写在出行队伍的旗帜上。请在下面备选项中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项推荐给策划组,并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写出推荐理由。(3分)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D.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8.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