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鄂州卷)语文(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60741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7/14

1.选择题(共2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 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②刚步入生意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轻松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③晴天又来 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④网络热词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
A.繁衍   左右逢源   消释   莫衷一是
B.繁衍   绝处逢生   消释   无所适从
C.繁殖   绝处逢生   消融   无所适从
D.繁殖   左右逢源   消融   莫衷一是
2.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 3000 年以上的,只有汉字。
②这种文字对 3000 多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③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
④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甲骨文。
⑤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古文。
⑥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则。
A.①⑥⑤③④②B.④⑥②⑤③①C.①②⑤③④⑥D.④⑤③⑥②①

2.句子默写(共1题)

3.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6分)
(1)子曰:“岁寒,  。”(《<论语>十则》)
(2)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4)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朝廷重用愿望的句子是:“        ?”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
【乙】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mí):束缚。⑥少选:一会儿。⑦几:接近。⑧痹:麻痹。⑨阑:残,尽。
【小题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限加两处)。(2分)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公将鼓不若弃B.可一战故为贪利诱之
C.入见止以待之D.战长勺言玮曰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小惠未    (2)神弗
(3)玮侦虏兵已远 (4)玮又使人谕之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5】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 3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米树香香,糖树甜甜

①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越来越怀念在真实泥土里生发出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在日月精华里慢慢长成的农家猪。当注水米、抛光米、含铬含铅米充斥市场,连吃碗米饭都成了奢望时,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幻想:如果有那么一种树,来自自然来自山,不喂饲料不喂药,不结苹果不结梨,结出大米白又白。你会认为我在异想天开吗?且慢嘲笑,在地球的某一角,真有这样一种天然纯生专结大米的树。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但超务实、超有爱: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不用费心想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啦。

②米树终年常绿,10年就可长到20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6米。当然,与宽叶相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8米的粗壮树干。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大肚能容而生的。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西谷大米。你会问,明明是淀粉,怎么变成大米了呢?是这样: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均匀的一段段,再把每个段落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去最上面的水,把沉淀好的淀粉晾干,就变成了洁白均匀晶莹剔透的颗粒物——西谷大米。用它做成的米饭,清香可口,软糯滑爽。

③大米好吃却不易得。米树20年的寿命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它和我国南方的竹子一样,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它死后,不管活着时体内存有几百公斤淀粉,都会在死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段干瘪空虚的树干兀自挺立。所以在当地,米树开花是让人心慌的事,一定要抢在时间前面,抢在米树开花前收集淀粉。只要把握得好,一棵米树足足可以得到400斤西谷大米,很高产。

④有米树就应该有糖树,香香甜甜相伴永远。大自然超级给力!加拿大真有糖树。叫槭树,又叫糖槭树,是加拿大的标志和国花,堪称国宝,所以加拿大又叫“槭树之国”,加拿大的国旗、国徽图案上都有槭树叶子。这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树不仅外形美丽,还超有“内涵”,它为人们送来甜蜜。每到春天,工人们就在高达40米,寿命500年的糖槭树树干上打孔,孔内插上管子,这样,白色的树汁就会慢慢流到桶内。用这种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色泽亮黄,香甜如蜜。它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⑤我国独具慧眼,早在1958年,庐山种植园就引进了糖槭树,继而在湖北、辽宁、北京、南京、长沙等地引种成功。如果有朝一日再引进米树,吃着树上结出的大米,喝着树上流的蜜水,我们的生活就更完美了!

(选自《知识窗》2014年第7期)

【小题1】第①段用生动的文字,从食品安全问题写起,有什么好处?
【小题2】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米树或糖树的三个突出特点。
【小题3】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下列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米树终年常绿,有10年寿命,可长到20米高,舒展开的叶子可达6米宽,树干直径可达8米粗。
B.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的米树,每一棵都给人们提供足足400斤的西谷大米。
C.用“槭树之国”加拿大的槭树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D.米树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所以在当地,一定要在米树开花时收集淀粉。

5.作文(共1题)

6.
请以“有种幸福在心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