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1.
积累与运用
1. ,君子好逑。 《关雎》)
2.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秋思》)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直抒胸臆,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4.《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现作者希望朝廷能够委以重任,到边疆抗敌的语句是: , 。
6.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反映当时赋税繁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语句是: , 。
7.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请根据你的语文积累和所给出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观 刈 麦 叹 百 姓 疾 苦 ;
下联: 。
8.马上要面临中考,父母希望你能考取理想的高中,他们认为在这关键的时刻,应该给老师送点礼物,这样老师才能对你多加关照。对此你应该怎样劝说父母?
1. ,君子好逑。 《关雎》)
2.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秋思》)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直抒胸臆,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4.《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现作者希望朝廷能够委以重任,到边疆抗敌的语句是: , 。
6.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反映当时赋税繁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语句是: , 。
7.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请根据你的语文积累和所给出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观 刈 麦 叹 百 姓 疾 苦 ;
下联: 。
8.马上要面临中考,父母希望你能考取理想的高中,他们认为在这关键的时刻,应该给老师送点礼物,这样老师才能对你多加关照。对此你应该怎样劝说父母?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2.
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本文选自西汉 编订的国别体史书《 》 。
【小题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2)与徐公孰美( )
【小题3】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小题4】“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此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题5】齐王“纳谏”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取得这一效果关键在于邹忌的进谏方法独特,请问邹忌是怎样“讽”齐王的?
(甲)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本文选自西汉 编订的国别体史书《 》 。
【小题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2)与徐公孰美( )
【小题3】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小题4】“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此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题5】齐王“纳谏”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取得这一效果关键在于邹忌的进谏方法独特,请问邹忌是怎样“讽”齐王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