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艺术节办得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 |
B.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
C.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
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回来了。 |
2.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
B.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
C.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
D.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了某些加油站擅自哄抬汽油价格。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默写填空
A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B《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______________”。
C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 ”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D《<孟子>二章》中“ , 。”说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E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 , ”《使至塞上》;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 , ”《望岳》;置身于古战场,我们会想起“ 千嶂里, 。”《渔家傲》。与古诗同行,我们的旅途才不会单调和寂寞。
A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B《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______________”。
C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 ”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D《<孟子>二章》中“ , 。”说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E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 , ”《使至塞上》;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 , ”《望岳》;置身于古战场,我们会想起“ 千嶂里, 。”《渔家傲》。与古诗同行,我们的旅途才不会单调和寂寞。
3.诗歌鉴赏- (共1题)
4.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题1】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说说好在哪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题1】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一般情。”对曰:“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乱,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故逐之。”
【小题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小惠未徧( ) 牺牲( ) 一鼓作气 ( ) 既克( )可以一战 ( )
【小题2】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一般情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小题3】表明全文线索(文眼)的词语是 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两例) 、
【小题4】选文中哪一句话与下面材料中的思想相吻合?请把他摘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作为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小题5】课文用简练的笔法勾勒了鲁庄公的形象,不少教材说他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军事上急躁轻进。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要求有理有据,字数不超过50字)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一般情。”对曰:“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乱,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故逐之。”
【小题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小惠未徧( ) 牺牲( ) 一鼓作气 ( ) 既克( )可以一战 ( )
【小题2】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一般情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小题3】表明全文线索(文眼)的词语是 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两例) 、
【小题4】选文中哪一句话与下面材料中的思想相吻合?请把他摘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作为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小题5】课文用简练的笔法勾勒了鲁庄公的形象,不少教材说他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军事上急躁轻进。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要求有理有据,字数不超过50字)
5.语言表达- (共1题)
6.
大街上挂出了两条横幅广告:“汇声汇色”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 _____________(填一成语),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