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南省邵阳县黄亭市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605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7

1.句子默写(共1题)

1.
诗文默写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
②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
  ,千里共婵娟。
⑤大漠孤烟直,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2.
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课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来源:学科网]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小题1】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乙】两段选文的主要内容。
【甲】
【乙】
【小题2】选文用字准确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中划横线词的妙处。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出九文大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通过比较鉴赏,有人认为,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却渗透出几缕“悲”,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理由。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两文作者对各自笔下的人物的情感态度是怎样?
【甲】文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
【乙】文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  。
【小题5】范进与孔乙己,一个中举而疯,一个潦倒而死,他俩在思想性格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暴露了科举制度怎样的弊端?(2分)
(1)相同之处:    
(2)弊端:

3.其他(共1题)

3.
按要求回答问题
真正的文学和文学阅读,都应该是进入一种境界,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和本能化的交流。如目前被宣扬得沸沸扬扬的“网络文学”,(    )大多数并没有给我们的社会和人生带来什么严肃和深刻的思考,所以只是一些私人话语的无序展示和群体语境的重复交流。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严B.无C.展D.
(2)在文段括号处填上关联。    ( )
(3)按部首检字法查“真”字,应查 部;按音序检字法查“沸”字,应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