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东营卷)语文(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6052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

1.选择题(共2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一带一路”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 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崭新的机遇。
②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文件强调,要将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和依法惩戒威慑相结合,切实做好 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方面的工作。
③微信等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
A.适合 防治 因而B.适合 防止 却
C.契合 防止 因而D.契合 防治 却
2.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__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

2.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盆池①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缊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
……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曰:“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
(选自宋祁《雁奴后说》,有删改)
[注]①瞑:同“眠”。②陂(bēi):堤岸、湖边。③薮(sǒu):湖泽通称。④缊:乱麻绳。⑤唼(shà):水鸟吞食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如:______
(2)须其夜艾 艾:______
(3)阴布大网 阴:______
(4)叹其以诈相笼   笼: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小题3】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
【小题4】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寻找发掘脑的潜能
(美)达罗·A·特雷费特
①获得性学者综合征,患者是老年痴呆或头部受到严重撞击或其他脑损伤的人,患病后突然表现出接近天才的艺术才华或智力技能。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但参加克莱蒙斯的个人雕塑展,看法开始发生改变。婴儿时期的他聪明伶俐,3岁时一次意外摔倒脑部受损,其认知发展骤然减缓,在语言学习方面出现了严重障碍。此后他却拥有了一项非凡的技能,能够用手边任何材料进行雕塑,可以照着杂志上马的照片,在半小时内塑造出一件惟妙惟肖的复制品。
②兴趣令我开始在医学文献中查找这方面的报道。到2010年,我收集记录了全世界319起知名的“天才”案例,其中有32例是属于后天获得的。神经学家米勒的研究工作也在我的收集之列。1996年,米勒开始研究最早的12个病例。这些病例均患有一种名为额颞叶痴呆(FTD)的退行性疾病,患者都是老年人,在认知、语言等方面出现严重的障碍和病态行为,但同时平生第一次展露出了超凡的音乐或艺术才华。
③从米勒的研究看,FTD患者的受损脑区通常是大脑左前颞叶及眶额皮层,受损后导致患者出现一些病态的异常行为或认知、语言上的缺陷。正常情况下,上述两个区域会抑制位于大脑后部、负责处理眼部信号的视觉系统的神经活动。患者左前颞叶和眶额皮层可能无法发出抑制性信号,从而让个体获得了全新的艺术敏感性。于是大脑就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处理视觉和声音,患者的艺术敏感性或其他创造力便释放出来。
④大量研究表明,因意外造成脑损伤患者表现出特殊才能,可能缘于大脑某些区域活动减弱和某些区域的活动增强。这涉及大脑损伤之后(以左脑受损最为常见,类似于米勒收集的FTD病例)的一系列事件,我称之为“3R过程”。该过程始于“募集”,这个步骤主要发生在大脑皮层仍旧完好的区域,比如右脑,这里的大脑活动会增强;接着就是“重连”,也就是大脑会在以前没有形成神经连接的区域间建立起新的连接;最后就是潜能的“释放”,因为新的神经连接会使某些脑区的活跃程度升高,以至于一些处于休眠状态的能力被释放出来。
⑤至此,关于获得性学者综合征,无论对于FTD患者还是意外脑损伤的人,我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这并不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而是后天获得的。通过一个简单的推导就可以得出一个判断,并进一步产生新的结论:可以从每一个健康人的身体内开掘出一些接近天才的艺术才华或智力技能。很显然,问题的关键是能在无需患病或遭受脑损伤的情况下,释放人体内被封印的才华。
⑥研究人员让自愿者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九点谜题。要求将三点一排,总共三排的点用四条直线连起来,途中不能抬笔或有折返线。一开始,29名自愿者没人能够完成这项任务。对他们进行“假”刺激(仅安放电极但没有释放电流)后,仍然束手无策。释放电流后,约有40%的自愿者,成功完成了这项任务。他们似乎一下子就知道了他们以前不知道或者没学过的事情。这便是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它通过产生一种极化电流,减弱左脑与感观输入、记忆、语言以及其他脑功能相关的部分脑区的活动,同时增加右脑(主要是右前颞叶)的活动。
⑦无论哪种类型,对于获得性学者综合征患者表现出特殊才能,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这些才能和知识肯定是以某种方式通过遗传而来的。在生命之初,我们并非一张白纸,大脑可能便预装了一套“系统”,帮助我们处理眼睛看到的东西,或是理解音乐、艺术或数学方面的“内在规律”。只是,“天才”比一般人更“擅于”开发和利用那些与生俱来的才能。
⑧让目前还不是“天才”的人释放创造潜力的可行性途径有哪些,如何掌握一系列大脑神经运作的生理机制,便成为关键。
⑨要重塑大脑并发挥人的潜能,冥想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刻苦练习亦可获得某项高超的技能;之外就是科学技术的参与。我们需要掌握当某些大脑回路的功能受到激发或抑制时,神经元会建立怎样的连接,进而“破译”大脑活动与突然显现的才能之间的关系。同时,需要在患者活动甚至进行创造性活动时能够对其大脑状况进行观测。与此有关的实验正在加紧进行中。可以预期,不远的将来,我们每个人那卓越的创造性和特殊的本领就会被轻松发掘出来,每个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天才”梦想。
【小题1】依据选文,简要解释什么是“获得性学者综合征”。
【小题2】第③④段均说明患者生理变化机制,你认为能否去掉其中的一段?为什么?
【小题3】结合文意,简要说明第⑤段画线句这一结论的推导过程。
【小题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6.

   “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

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的脑子上哪儿去啦?要是这样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让人碰见,你们猜猜看,结果会怎样?那儿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眨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

……“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

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小题1】小说通过多次描写“军大衣”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变化轨迹?
①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
②巡警说在将军家见过这样的一条狗: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
③收场:……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__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_____
【小题2】探究选文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写出你发现的结果。
【小题3】警官奥楚蔑洛夫对案件的判断顷刻逆转,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5.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阳光是天生的丹青妙手,也是无所不能的魔术大师;它将这个世界的秘密揭开并公之于众,再赋予其无穷的生命力。常被吞噬在黑暗中最能领略到阳光的明亮,久被禁锢在严酷的冬天最能感受到春日阳光的温暖,经历了风霜雨雪的侵袭最能体验到阳光的恬美……尽管那些沐浴在阳光中的人,并不懂得阳光的珍贵甚至遗忘了阳光的存在;被曝晒的人可能还会埋怨阳光的残酷……但是,阳光以它那永不熄灭的热情和别具匠心的构思,创造出一个一个自然的神话和生命的奇迹。哟,你这舞动着彩翅的小鸟,是用嘹亮的歌喉礼赞阳光么?你这怒放的溢彩流芳的花朵是在向阳光诉说幸福成长的语言么?你这满树的沉甸甸的果实是回报阳光捧出的金色心灵么?你在阳光的怀抱中,阳光在你的心里,你一定有许多的话要对阳光倾诉……
要求:①以“阳光,   ”为题。②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