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60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2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校补(xiào)) 默契(qiè) 选聘(pìn) 鲜为人知(xiǎn)
B.萦带(yíng) 漂白(piào) 字帖(tiě) 热泪满眶(kuāng)
C.奠基(diàn) 炽热(zhì) 迭起(dié) 慷慨淋漓(lín)
D.祈祷(qí)  殷红(yān) 召唤 (zhào) 气冲斗牛(dǒu)
2.
下列加点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忘本,要记得在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他炯炯有神地弹奏着《命运交响曲》。
C.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它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D.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辍学的孩子们重返校园,与同学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3.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扬州特有剧种──“扬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4.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影片“厉害了,我的国”通过镜头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现。(解说:该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我现在没有心情。我今天没有去。(解说:两个句子中的“没有”词性相同。)
C.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解说: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
D.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解说:这句话的语言运用得体。)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C.《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前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D.散文《土地的誓言》作者对沦丧故土的怀念不是抽象直白地抒情,而是通过对大量景、物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

2.字词书写(共1题)

6.
根据短文中的汉语拼音的提示,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试问梅花何处有,文人尤称在扬州,冰雪消róng(_____)时,遇见最美瘦西湖。总听人说她除了烟花三月的chà(______)紫嫣红,还有冰雪浸润时的诗情画意。冰枝nèn(____)绿,疏影清雅:小小的花朵,悠然地zhàn(_____)放在枝头,淡粉浅黛,横斜飘香。扬州的梅花不仅美在天然里,更美在文人雅士为之熏陶的逸趣中。

3.诗歌鉴赏(共1题)

7.
(2017年中考四川乐山卷)诗词鉴赏。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②彦辅:晋代名士乐广的字,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③太鲜明:《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王衍)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小题1】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的上阕前两句都用了____修辞手法来写桂花的______和______。
【小题2】请分析词的下阕写“梅花”和“丁香”的作用。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文言文阅读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彰:曹彰。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彰左右曰   (______) ②曰     (_______)
当涉猎 (________) ④鲁肃过寻阳 (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是:(  )
A.大祖尝抑曰   大兄何见事晚乎B.好乘汗马击剑   学不思则罔
C.使各言一犬坐于前D.好将   人谋而不忠乎
【小题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卿今当涂事,不可不学!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小题4】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候?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①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幢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片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运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③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泪从来不曾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④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根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⑤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⑥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依;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⑦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⑧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过“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小题1】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失根的兰花”的理解。
【小题2】请按照下面的提示,梳理表现作者爱国思乡之情的内容。
看花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④段画线句中“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与“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题4】第⑦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10.
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张亚凌
直到今天,我依旧最喜欢一个姓,高;最喜欢一个字,翔;超喜欢一个词儿,高翔。
抬头,天蓝云白,鸟儿高翔,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意境了。
回眸,凝视,三十年前清晰如昨。
记得是个午自习,我们刚升入初三的第二周。正在做作业,突然听见几声响亮的击掌,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是老班。
抬头,果真。连续响亮击掌是老班训话前的招牌动作,现在想起来都会咧开嘴巴笑出声来,相当于古时官吏升堂前众衙役用棍棒敲击地面喊“威武──”。却见老班旁边站着一男生:高而瘦,洁净、整齐到让人觉得失真。从这男生的目光里,我只看到一个词,沉静。而我们班那些傻小子呀,裤袋耷拉下来当潇洒,拖着鞋走路以为成熟。老班指着他介绍了一句:“高翔,从北京转回来的。”而后给安排了个座位就离开了。
每每下课,我们像终于盼到了放风时间的囚犯,推着搡着冲向教室外面,尽情尽兴似乎又很无聊地蹦着喊着。而高翔,总是静静地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着窗外。阳光透过玻璃刚好落在他的脸上,细碎的阳光也化不开他一脸的沉郁。
马上就有好事者打听出来了:高翔的爸妈都是搞什么研究的,爸爸因为辐射太大,病故了;妈妈要改嫁,只有一个孙子的奶奶便硬将高翔从北京带了回来。
高翔的作文总被语文老师当范文。也记得语文老师的评价一成不变,什么“语言、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你们”,什么“那种好是你可以读出,可以捕捉到,就是说不出的”。倒是我自己,每每老师读高翔的作文时,就闭了眼,游走在高翔的文字里。我喜欢用那种方式去感受,我甚至跟着那些文字熟悉了高翔难以割舍的过去。
他的奶奶又来学校看他了,我突然觉得她很像老巫婆──将一个高贵的王子抹去了一切光环后,残忍地丢弃在悲苦人间的老巫婆!我开始讨厌起那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他原本可以跟着妈妈在北京继续好好生活,而不是在这里。在这里,他连文字中的悲苦都走不出。
高翔的各门功课都是无可挑剔地好,好到让我们所有人都望尘莫及,他每一次的总成绩都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第二名固定地是一个女生,她的勤奋可以说“废寝忘食”加“悬梁刺股”了。
我开始写日记,日记里似乎也笼上了一层忧伤,处处都是高翔作文的影子。每晚,在舍友都睡着了时,我点着蜡烛,趴在床上涂写着自己的心情:看一眼他的背影与侧影,都觉得是一幅很美很美的画;听他回答问题,比老师都标准的普通话很有磁性;他皱一下眉,也是忧伤的美……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页,都是高翔的点点滴滴。
是早恋吧?可谁有资格去爱他呢?或许,我只是希望自己的名字跟他的名字一起被表扬。这个念头都有些贪婪了,其实我只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那么美那么好的作文罢了。
我们班的很多大大咧咧的女汉子都是在高翔出现后迅速收敛回归女孩,并开始用功的。
那时,一个班级一个宿舍。在女生宿舍里,每天晚上永恒的话题就是高翔,只是从不说出他的名字。这与老班每晚在外面查宿舍有关。
“男生穿着花格子衬衫也挺好看的。”准备睡觉了,一个慨叹道,“我还以为花色布只有女孩子能穿。”“他穿啥都好看。”一个接了句。“算题咋能那么快,想都不想答案就出来了,神了!”有人又蹦出了一句。“只有他才能那么拽,那么神!”
……
记得那时中考,竞争也很是惨烈,一个班七十多学生能考上高中的只有十几个。八个班里似乎不怎么被看好的我们班,成绩倒出奇地好。用老班的话说,“真是奇了怪了,边沿上的好几个女生,本来都没啥希望的,却幸运地考上了”。
呵呵,是幸运吗?没看见她们为了向某个人看齐,铆足了劲地你追我赶?
多年后,最铁的姐们儿芳告诉我,她一直暗恋着高翔。说那话时,她已经是大律师了。
1998年,闺密婷将去英国进行为期三年的学术交流,她羞涩地告诉我,她曾很喜欢高翔,只是害怕自己没资格喜欢他,才拼命地学习。她一直觉得,只有更加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才配喜欢他。
而我,从初三开始发表第一篇习作就再也没有停下来。直到今天,成为各大刊的签约作家或专栏作家。
回首,天高云淡,而我们,都已高翔
(──选自《中学生阅读》,作品有删改)
【小题1】题目“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中,“你”是指什么?
【小题2】文章后面写“最铁的姐们儿芳”“闺密婷”以及“我”现在的发展状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结尾“而我们,都已高翔”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4】对于作品中的“我”,有人认为是个线索人物,有人认为是个主要人物,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6.作文(共1题)

11.
偷得浮生,沐风而行,是强者自信的微笑;守住梦想,展示自我,是坚持的回馈;恩泽他人,给予帮助是善行天下的诠释……眼见得风儿携来了清音阵阵;别人行,我也行;自己以前不行,但我努力,现在也行!
请以“这个,我也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②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真实的班级。③书写清晰工整美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