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钦州市各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校安工作。 |
B.我们能否以“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强科教、惠民生”作为发展方略,是把钦州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的滨海新城的重要保障。 |
C.广西第十二届运动会即将举行,体育健儿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挥自身水平。 |
D.日本地震和海啸已造成大约1万余人死亡,40万人无家可归,1669家企业遭受重创,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2.名著阅读- (共1题)
6.
名著阅读(5分)
(1)请写出下面中国四大名著中经典故事的主要人物。(2分)
①智取生辰纲—— ②大战牛魔王——
③三顾茅庐—— ④焚稿断痴情——
(2)《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简单概括“借箭”的情节。(3分)
(1)请写出下面中国四大名著中经典故事的主要人物。(2分)
①智取生辰纲—— ②大战牛魔王——
③三顾茅庐—— ④焚稿断痴情——
(2)《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简单概括“借箭”的情节。(3分)
3.课内阅读- (共1题)
7.
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小题2).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小题3】(小题3).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4】(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甚:厉害 |
B.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得到 |
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加 |
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B.学而不思则罔 |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D.朝而往,暮而归 |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4.作文- (共1题)
8.
写作表达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让 走进心灵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感恩”“快乐”“良好的习惯”“崇高的品德”“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词语)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③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让 走进心灵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感恩”“快乐”“良好的习惯”“崇高的品德”“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词语)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③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国随着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逐步实施,青少年获得基础教育变得更加容易了。有人说,国家为义务教育买单,这是机会,会让少年学生更加感激党和政府,更加感激社会,从而发奋学习;有人说,不缴费就能上学,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学习机会这么容易获得,有些人会不会不大珍惜了?学习动力是不是不足了?
对此你有过怎样的经历?产生怎样的感想、联想与感悟?你有什么的想法要跟你的同学或学弟、学妹来谈?把它写下来,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