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条条龙舟在锣鼓声中你追我赶,河堤上坐满了呐喊助威的观众,龙胜山城人声鼎沸。 |
B.现在对科学和真理的好奇心,已经使他变得野心勃勃,他要振翅起飞了。 |
C.为把桂林打造成“国际旅游胜地”,我们要因地制宜,搞好城市建设。 |
D.语文课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
2.
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 ;学诗可以 ;学伦理可以 。
(1)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 (2)知廉耻、懂荣辱、辩是非
(3)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 ;学诗可以 ;学伦理可以 。
(1)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 (2)知廉耻、懂荣辱、辩是非
(3)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A.(2)(3)(1) | B.(1)(2)(3) | C.(2)(1)(3) | D.(1)(3)(2) |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一项是( )
A.古人常有一些雅称,如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把梅、兰、松、菊称为“花中四君子”。 |
B.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宗师,被尊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
C.《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通过对范进丑态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
D.《沁园春.雪》是最能体现***诗词宏伟气魄的代表作,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下阕评价历史人物。 |
2.句子默写- (共1题)
4.
古诗文默写 (共10分,每空1分)
(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
, 。
(3)面对人生的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痛苦,我们以应该有 ,
。的心态。(请用《岳阳楼记》的原句回答)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5)《出师表》中 “ , ”一句表明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品格。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
(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
, 。
(3)面对人生的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痛苦,我们以应该有 ,
。的心态。(请用《岳阳楼记》的原句回答)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5)《出师表》中 “ , ”一句表明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品格。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
3.诗歌鉴赏- (共1题)
5.
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沙场秋点兵”一句不仅交代了 等“记叙要素”,也预示了 的前景。
【小题2】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 ;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沙场秋点兵”一句不仅交代了 等“记叙要素”,也预示了 的前景。
【小题2】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 ;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小题。(10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委而去之 (委: ) (去: ) ②亲戚畔之(畔: )
【小题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小题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1分)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文: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
【小题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2分)
答:含义: 。
事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委而去之 (委: ) (去: ) ②亲戚畔之(畔: )
【小题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B.以天下之所顺 |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文: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
【小题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2分)
答:含义: 。
事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