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在今年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传统文化教育,并就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课堂、进校园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
B.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
C.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
D.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 |
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近年来,面对国内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不利形势,长虹电器集团恪守“韧性、信心、开放”的创新观念,在竞争中一下子取得了优势地位。(把“取得”改为“占据”) |
B.在历经了68个月的攻坚克难后,“牵莱芜接山尾”的南澳大桥终于成为市民最便捷进出南澳岛。(在 “南澳岛”后补上“的交通方式”) |
C.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既然”改为“即使”) |
D.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第二季)经过三天四轮精彩的灯谜大博弈,汕头龙湖实验中学代表队等四个代表队分别进入和获得团体组前四名。(删去“分别进入和”)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⑴ 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1分)
⑵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分)
⑶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郦道元《三峡》)(2分)
⑷ 央视羊年春晚上,由刘德华作词并演唱的歌曲《回家的路》唱出了多少游子思乡羁旅之情,崔颢的《黄鹤楼》中“ , ”一句也表达出相同的情感。(2分)
⑸ 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⑴ 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1分)
⑵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分)
⑶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郦道元《三峡》)(2分)
⑷ 央视羊年春晚上,由刘德华作词并演唱的歌曲《回家的路》唱出了多少游子思乡羁旅之情,崔颢的《黄鹤楼》中“ , ”一句也表达出相同的情感。(2分)
⑸ 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⑵ 是亦不可以已乎?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⑵ 是亦不可以已乎?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孟子认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恶死,但世上还存在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 |
B.孟子以具体“鱼”和“熊掌”分别比喻抽象的“义”和“生”,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来源:Z|xx|k.Com] |
C.孟子在文中指出,无论是“万钟”,也无论是“一箪食,一豆羹”,与“义”字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两次举例及在举例中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再一次深刻地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
D.从本文可以看出孟子的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
雷茂盛
⑴ 不知什么时候起,小区门口出现了一个卖鸡蛋的老太太。她也不吆喝,只是拄着拐杖静静地站在那儿,将一篮子鸡蛋摆在面前。老太太是个盲人,约有六十多岁了,很瘦,背有些驼,头上戴着头巾。
⑵ 老人很慷慨,她会给每个顾客多添一个鸡蛋。久而久之,小区里的人都和老人混熟了。只要老人在小区出现,大家都会抢着买她的鸡蛋。
⑶ 一个周末,我带着儿子去买鸡蛋,和老人聊了起来。我才了解到,老人是外地人,几年前老伴死了,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就把她接到了城里。老人的儿子是建筑工人,平时工作忙,有时白天黑夜地在工地上,很少有时间回家。老人闲着没事,自己养了几只鸡,卖起了鸡蛋。儿子为了给她治眼睛,多苦的活都干。但由于没学历,文化低,只能找到一些体力活。老人说她儿子说了,挣到钱就带她去治病,老人说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⑷ 临走时,我去扶老人,准备送她回家,可老人谢绝了。老人说她就住在附近,每天都走一次,不会有什么事的,而且路上会有很多好心人帮助。老人说完,背着背篓拄着拐杖走了。
⑸ 老人每天来,我注意到,老人有时鸡蛋很早就卖完了,但她却要一直等到中午才回去。她就这么一直拄着拐杖伫立在那儿。ZXXK]
⑹ 过了一段时间,老人没有再来小区门口卖鸡蛋。儿子放学回来说,他看到老奶奶在学校附近卖鸡蛋了。一次我去接儿子,又看到了老人。我问她为什么换地方了,小区的人都在念叨着她呢。
⑺ 老人说,她的儿子换工地了。她指着学校对面一栋正在施工的楼说:“我儿子说他就在学校附近盖楼房,我是来这里让他看一眼的,让他知道我一切都好,这样他就可以安心工作了。”说完老人伫立在那儿,仰起头,面朝对面正在施工的楼房,听着上面传来的敲打声。Z_X_X_K]
⑻ 我才想起来,前不久小区对面也在施工,老人去卖鸡蛋其实是想让楼房上的儿子看一眼。我想象着,她的儿子在高楼上看到母亲那一刻,会不会有热泪从高空坠落。又或许儿子根本就看不到人群中的母亲,而老人却每天坚持站在距离儿子最近的地方守候。
⑼ 也许,母爱就是这样,永远站在距离你最近的地方。
(选自《意林文汇》,略有改动)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4分)
【小题2】请简析老人的人物形象。(4分)
【小题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⑴只要老人在小区出现,大家都会抢着买她的鸡蛋。
⑵她就这么一直拄着拐杖伫立在那儿。
【小题4】文章结尾的情节设置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5分)
雷茂盛
⑴ 不知什么时候起,小区门口出现了一个卖鸡蛋的老太太。她也不吆喝,只是拄着拐杖静静地站在那儿,将一篮子鸡蛋摆在面前。老太太是个盲人,约有六十多岁了,很瘦,背有些驼,头上戴着头巾。
⑵ 老人很慷慨,她会给每个顾客多添一个鸡蛋。久而久之,小区里的人都和老人混熟了。只要老人在小区出现,大家都会抢着买她的鸡蛋。
⑶ 一个周末,我带着儿子去买鸡蛋,和老人聊了起来。我才了解到,老人是外地人,几年前老伴死了,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就把她接到了城里。老人的儿子是建筑工人,平时工作忙,有时白天黑夜地在工地上,很少有时间回家。老人闲着没事,自己养了几只鸡,卖起了鸡蛋。儿子为了给她治眼睛,多苦的活都干。但由于没学历,文化低,只能找到一些体力活。老人说她儿子说了,挣到钱就带她去治病,老人说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⑷ 临走时,我去扶老人,准备送她回家,可老人谢绝了。老人说她就住在附近,每天都走一次,不会有什么事的,而且路上会有很多好心人帮助。老人说完,背着背篓拄着拐杖走了。
⑸ 老人每天来,我注意到,老人有时鸡蛋很早就卖完了,但她却要一直等到中午才回去。她就这么一直拄着拐杖伫立在那儿。ZXXK]
⑹ 过了一段时间,老人没有再来小区门口卖鸡蛋。儿子放学回来说,他看到老奶奶在学校附近卖鸡蛋了。一次我去接儿子,又看到了老人。我问她为什么换地方了,小区的人都在念叨着她呢。
⑺ 老人说,她的儿子换工地了。她指着学校对面一栋正在施工的楼说:“我儿子说他就在学校附近盖楼房,我是来这里让他看一眼的,让他知道我一切都好,这样他就可以安心工作了。”说完老人伫立在那儿,仰起头,面朝对面正在施工的楼房,听着上面传来的敲打声。Z_X_X_K]
⑻ 我才想起来,前不久小区对面也在施工,老人去卖鸡蛋其实是想让楼房上的儿子看一眼。我想象着,她的儿子在高楼上看到母亲那一刻,会不会有热泪从高空坠落。又或许儿子根本就看不到人群中的母亲,而老人却每天坚持站在距离儿子最近的地方守候。
⑼ 也许,母爱就是这样,永远站在距离你最近的地方。
(选自《意林文汇》,略有改动)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4分)
【小题2】请简析老人的人物形象。(4分)
【小题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⑴只要老人在小区出现,大家都会抢着买她的鸡蛋。
⑵她就这么一直拄着拐杖伫立在那儿。
【小题4】文章结尾的情节设置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5分)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