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富春江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景色。因为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但丝毫 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②人口多、资源少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 城市绿化必须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①《富春江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景色。因为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但丝毫 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②人口多、资源少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 城市绿化必须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A.掩饰制约因地制宜 | B.掩饰控制因势利导 |
C.掩盖控制因势利导 | D.掩盖制约因地制宜 |
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更好地了解汕头的历史和文化,我校有近80%左右的同学参加了“汕头一日游”活动。(去掉“近”或“左右”) |
B.歌星、影星多是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常常荒废了学业。(把“他们”改成“我们”) |
C.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弘扬”和“培育”进行对调) |
D.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表达的水平。(把“培养”改为“提高”,或者把“水平”改为“能力”)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庭下□□□□□,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胸襟豁达并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
□□□□□□□,□□□□□□□。
(1)□□□□□,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庭下□□□□□,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胸襟豁达并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课内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亦不可以已乎
【小题2】翻译划线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亦不可以已乎
【小题2】翻译划线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 |
C.纵使路途再漫长,屈原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
D.本文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
4.名著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甲)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
(乙)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其中的人物是谁?
(1)(甲)出自《 》,其中“我”是指
(2)(乙)出自《 》,其中“他”是指
2.请说说(甲)(乙)两段文字在写人方面的不同特点。
3.上面两个文段中的“他”都有一个悲剧结局,除了社会因素,你认为造成他们悲剧的性格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甲)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
(乙)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其中的人物是谁?
(1)(甲)出自《 》,其中“我”是指
(2)(乙)出自《 》,其中“他”是指
2.请说说(甲)(乙)两段文字在写人方面的不同特点。
3.上面两个文段中的“他”都有一个悲剧结局,除了社会因素,你认为造成他们悲剧的性格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5.语言表达- (共1题)
6.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7.
题目:我为此而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可叙写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横线上可填“快乐”“伤心”“感动”“自豪”、“喝彩”、“苦恼”、“愤怒”等词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可叙写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横线上可填“快乐”“伤心”“感动”“自豪”、“喝彩”、“苦恼”、“愤怒”等词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7.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