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同步练习1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6033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8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B.妾妇之道(qiè) 畎亩(quǎn)
C.傅说(yuè) 法家拂士(fú)
D.曾益(céng) 忧患(huàn)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威武不能屈B.饿其体肤
C.所以动心忍性D.一怒而诸侯惧
3.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B.必先/苦其/心志
C.舜/发于/畎亩之中D.曾益其/所不能
4.
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空乏其身 空乏:资财缺乏,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C.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错误
5.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拂:违背B.动:使……震撼
C.曾:同“增”,增加D.益:好处
6.
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译: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
B.行天下之大道。(译: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
C.曾益其所不能。(译:增加他所不能干的事情。)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7.
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8.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图5 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字词书写(共1题)

9.
下列各语句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C.所以动心韧性,曾益其所不能。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语言表达(共2题)

10.
观点大讨论。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填空。
《〈孟子〉二章》选自《___________》。孟子,名____________,邹(今山东邹城)人,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家,__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4.其他(共1题)

12.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人恒,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人恒  过:过失,过错。B.而后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C.而后  喻:明白,了解。D.入则无法家士拂:通“弼”,辅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字词书写:(1道)

    语言表达:(2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