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至(5)小题选做4小题,(6)至(8)小题必做)
(1)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2)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3)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5)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一句是“ , ?”
(7)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中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来表现劳动者的矛盾的心理,在其《观刈麦》中表现同样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8)《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1)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2)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3)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5)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一句是“ , ?”
(7)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中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来表现劳动者的矛盾的心理,在其《观刈麦》中表现同样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8)《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2.
古诗文阅读
【甲】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乙】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丙】自表后主
诸葛亮
伏念①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②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③,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①伏念:俯伏而思念,表现臣子对君主的恭敬 ②屏黜:罢免 ③帛:丝织品,布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斟酌损益
(5)兴师北伐 (6)悉仰于官
【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臣 家 成 都 有 桑 八 百 株 薄 田 十 五 顷 子 孙 衣 食 自 有 余 饶。
【小题3】下列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小题5】从《蜀相》首句中的“寻”字,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小题6】根据三则材料,说说你对甲诗中“老臣心”的理解。
【甲】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乙】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丙】自表后主
诸葛亮
伏念①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②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③,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①伏念:俯伏而思念,表现臣子对君主的恭敬 ②屏黜:罢免 ③帛:丝织品,布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斟酌损益
(5)兴师北伐 (6)悉仰于官
【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臣 家 成 都 有 桑 八 百 株 薄 田 十 五 顷 子 孙 衣 食 自 有 余 饶。
【小题3】下列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 B.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
C.咨臣以当世之事 | 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 |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小题5】从《蜀相》首句中的“寻”字,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小题6】根据三则材料,说说你对甲诗中“老臣心”的理解。
3.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