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安徽安庆市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6001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9/19

1.现代文阅读(共1题)

1.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后面题目。
蓝色沙漠
①现代人大都喜欢海。文人墨客们写过无数歌颂大海的诗篇,最常用的标题大概就是“蓝色的大海我的家”。可出过海的人都知道,大海其实是个相当恐怖的地方,大部分人如果被丢到海里的话恐怕连一天都活不下去,不是被淹死就是被渴死了。
②大海之所以让人感到亲切,是因为人类天生喜欢水。水是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物质,看过非洲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朋友一定会对这一点印象深刻。但是,水并不是生命的基本元素,有机物才是。地球上所有的有机物都来自光合作用,一个生态系统里的生物量完全取决于光合作用的效率。
③简单说,光合作用就是水和二氧化碳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效率完全取决于供应量最少的那样东西到底有多少,这就是俗话说的“短板”。不同地区光合作用的短板是不一样的,对于深海、洞穴以及冬季的极地地区来说,短板是阳光;对于其它大部分温带陆地来说,短板是水;对于热带雨林,以及有施肥和灌溉的农田来说,短板是二氧化碳。人类诞生的东部非洲最缺的是水,所以人类天生就喜欢水,对水的热爱几乎铭刻在人类的基因组里了。
④但是,这不是事情的全部。光合作用不仅需要上述这三样东西,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这些东西在绝大部分土壤里都不缺,唯有大海是个例外,尤其是距离陆地较远的深海,微量元素严重缺乏,光合作用的效率几乎完全由某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所决定。
⑤所有微量元素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铁。叶绿素分子本身就有铁原子,没有铁的话连叶绿素都合成不出来,更不用说光合作用了。大部分海水中的铁元素含量都非常低,导致其光合作用的效率也非常低。事实上,大部分海洋地区单位面积海水所能产生的生物量比大部分陆地沙漠都要少,海洋才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
⑥不同地区的沙漠因为水分供应量的不同也可分成各种不同的亚型,有的沙漠遍布仙人掌,有的沙漠只有稀疏的灌木,最差的甚至全是细沙,看不到任何植物生存的迹象。同样,不同的海洋因为铁等微量元素的供应有差别,也会分成不同的亚类。有的海域海床较浅,微量元素供应较为充足,生物量可以非常高,大陆架和海岛附近的珊瑚礁群就是如此。有的海域洋流湍急,富含微量元素的深层海水经常被翻到表面,这样的海域同样也可以富含生命,南美洲西海岸那些被洪堡寒流所影响的海域就是如此。
⑦一片海域的光合作用效率高低用肉眼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来。海水的颜色越绿,说明光合作用的效率就越高。相反,海水的颜色越蓝,光合作用的效率就越低。换句话说,人人都喜欢的蔚蓝色的海水对于生命而言就是一片蓝色沙漠。
⑧当然了,即使是最干燥的沙漠,沙子下面仍然会找到虫子。同样,即使是环境最严酷的南太平洋海域也能找到洄游的鱼群。再加上海洋面积巨大,总的生物量并不低。但不管怎样,真正的海洋绝对不像电视里看到的那样生机勃勃,而是一个对所有生命而言都非常严酷的地方。海洋生态系统比陆地的更脆弱,一旦被破坏了就很难恢复。当我们把目光对准海洋,试图从大海里寻找新的食物来源的时候,不妨再想一想。我们其实是在沙漠里打猎,每一枪都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小题1】文章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小题3】(小题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简述其作用。
【小题4】作者为什么称蔚蓝色的海水为“蓝色沙漠”?
【小题5】文末划线句子很有深意,请说说你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

2.对比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语。
(1)不以臣卑鄙卑鄙:
(2)许先帝以驱驰遂:
(3)惟吾德馨:
(4)无案牍之形劳: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小题3】下面是对选文的阅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既为下文“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也表明自己的不平凡。
B.(乙)文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C.(甲)文以“躬耕”写淡泊的生活,(乙)文以“陋室”写淡泊的生活,二者所写内容不同,志趣却有相同之处。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大量较为整齐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
【小题4】(小题4)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记行或警戒劝勉。请联系选文,说说(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乙)文表达了作者什么志向?

3.名著阅读(共1题)

3.
运用名著阅读获得的知识,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渔夫和他的妻子》是德国民间文学《 》中的一篇,那条具有魔法能力的比目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渔夫妻子的愿望:住小别墅,住宫殿,当国王,当皇帝,当教皇。当渔夫妻子提出 的愿望时,比目鱼让她重新住进了原先那个破渔舍。
【小题2】《水浒传》中写了三位女将:“ ”(绰号)扈三娘、“母夜叉” 、“母大虫”顾大嫂。

4.作文(共1题)

4.
写作
绿叶离开了枝头,但对根的怀念不会消失在秋风中;雨滴离开了天空,但对云的怀念不会消失在烈日中;骏马离开了草原,但对家的怀念不会消失在迁徙中……万物皆有情,更何况人。是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怀念的人和事、景和情。
请以“怀念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根据所写内容,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5.其他(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庭院上空是一架纵横交错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悄然睁
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xīng忪的叶芽,那些叶芽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A (乱七八糟,密密麻麻,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yè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B(泻,漏,坠)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而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小题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然
xīng(    )忪
摇yè(    )
【小题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
【小题3】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词语分别是:A    ,B
【小题4】这段文字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积蓄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生命苏醒的状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