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浙江专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 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5990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4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2.文言文阅读(共6题)

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每自此于管仲、乐毅 (_______)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_______)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_______) 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_______)
3.
翻译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5.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    其岩阻,西   诸戎,南   夷越,外   孙权,内   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刑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小题1】为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_______________ 国险而民附________ _________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_________ ___________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__________
箪食壶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小题2】(1)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在文中标“()”的段落内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
①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_____,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______。
【小题3】诸葛亮提出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保 抚 和 争锋 修B.保 和 抚 结好 修
C.守 和 抚 结好 修D.守 抚 和 争锋 修
【小题4】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发。
B.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州出发。
C.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发。
D.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①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刘表、刘璋:____________________④诸戎、夷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
① 礼贤下士,收罗人才;②抚边境各民族;③广布“仁义”;④结好孙权,搞好外交;⑤巩固荆、益基地;⑥利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⑦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⑧摘好内政。
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6.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未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力求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进欲龙镶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显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于,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盖天命有归,不可智力争也。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B.随父玄避难荆州
C.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
D.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
【小题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众寡无立锥之地 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B.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理民之感,优于将略
C.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 即遣兵三万以助备
D.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小题3】下列各句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亮时年二十七,乃建(之)奇策,身使(之于)孙权,求援吴会
B.遭汉未扰乱,(亮)随叔父玄避难(于)荆州
C.权既宿服仰备(之),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
D.又自以(之)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
【小题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遣兵三万人以助备——派三万兵作好战斗准备
B.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没有建立全国统一政权,没有与魏晋抗衡的人
C.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所以连年兴兵(攻打吴国),没有取得成功
D.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和他对战的敌手,有时是杰出人物,加上众寡不等。
7.
通假字。
(1)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通____,音____,义_________________
(2)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____通____,音____,义_______

3.语言表达(共1题)

8.
文学知识。
《隆中对》节选自《______》,作者____,记载三国时期__、__、__三国的历史。对,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文言文阅读:(6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