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A.恪尽职守(kè) 黎民百姓(lí) 重蹈覆辙(zhé) 廓然无累(kuò) |
B.强聒不舍(ɡuā) 闪闪烁烁(shuò) 斩钉截铁(zhǎn) 置之不理(zhì) |
C.媚上欺下(mèi) 仓皇逃窜(cuàn) 窸窸窣窣(sū) 毛毛剌剌(lā) |
D.弥留之际(mí) 稍逊风骚(sāo) 气吞斗牛(dòu) 不屈不挠(náo) |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
B.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闪闪烁烁。 |
C.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
D.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
B.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
A.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法国人,他与契诃夫、欧·亨利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
C.《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康有为。他曾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
D.《沁园春·雪》的作者***,我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
A.《水浒传》又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它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水浒传》中共有一百零八将,天罡星七十二人,地煞星三十六人。 |
B.《傅雷家书》中的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 、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
C.培根随笔中,《谈美》这篇短文,笔墨不多,却说理透彻,语言优美,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
D.“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其中“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易》、《尚书》、《礼》、《诗》、《春秋》。 |
2.诗歌鉴赏- (共1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小题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三种力量
俞敏洪
①我一直试图看透“成就事业”的本质,以期获得生命前行的力量。我曾经经历无数次的失落迷茫,千转百回在浓雾叠嶂中徘徊踟蹰,在犯了一次次愚蠢的错误后终于有所醒悟。在盘点过去几十年的生活后,我发现有三种力量在我生命的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②第一种力量是承受的力量。承受的力量就是能够坦然接受生命中一切苦难和失败的力量。我们和命运抗争的最常见方式是抱怨,但抱怨是一副毒药,只会使自己越来越陷入可怜的境地。只要人活着,苦难和失败就会随时随地降临。既然苦难和失败不可避免,那还有比坦然接受生命中发生的一切更好的办法吗?海伦·凯勒坦然接受了自己失明的现实,霍金坦然接受了自己瘫痪的现实,司马迁坦然接受了自己被宫刑的现实。在接受现实后,他们依然不放弃追求,成就了与众不同的人生。
③第二种力量是奋斗和努力的力量。人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是相信奋斗和努力能够改变人生。有时候,平白无故地拥有一些东西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药家鑫的父母如果贫穷一点就不会给他买车,不给他买车就不会撞人,不撞人就不会捅人八刀,不把人捅死就不会落得那样的结局。命运之手是环环相扣的。有些东西也许不能改变: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出生境遇,也改变不了自己的长相和身高。但我们应该坚信,奋斗和努力是改变命运的最重要力量。
④第三种力量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力量。我相信这个世界就是一面镜子,镜子外面是你,镜子里面是别人和社会;你对镜子里的人笑,他就会对你笑;你对镜子里的人拳脚相加,他也一定会对你拳脚相加。成功需要别人的帮助,而要获得别人帮助的唯一办法就是先帮助别人。不管你被人欺骗过多少次,暗算过多少次,背叛过多少次,请一定相信这个世界上大部分都是好人。请记住,在你身上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那就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力量。
⑤当我们能掌控好这三种力量,在遇到苦难和失败时坦然面对,在人生不济时相信奋斗和努力能够改变现状,在进入社会时能够用一颗善良的心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我们离生命的成功就不会太远。
【小题1】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请你联系社会生活为第③段补充一个正面事例作为论据。
【小题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5】除了作者所提到的三种力量,你认为人生之路还应该具备哪些力量?
乡野高人
①我行走在山野,迷路了。
②问道于田间一位老汉。此刻江南的天空烟雨迷蒙,他穿蓑戴笠,躬身插秧。当他直起腰时,愣愣地,看了我半天。突然说,要不,去我家坐坐?对于他的邀约,我感到好奇,也特别愿意。
③他的村庄,坐落在河边,一条浅浅的河,盈满清亮的溪水,河床散落大小参差的麻石,一座古朴的石桥高高架起,沟通两岸。农妇捣衣声从桥下传出,在空寂的山野发出响亮的回声。
④跟随老汉来到他家。他站在客厅靠墙的一只方桌前仰望正面的墙壁。墙上,相框里两位老人面容慈善,挂着永恒的微笑,看堂屋里的人走来走去——想必是老汉的父母了。老汉坐着,一直盯着相框看。我一时无言,沉默。突然,他指着相框,说:“你瞧,这像是我画的。”
⑤我愣在那里,半天不知道如何反应。突兀的一句话,仿佛是对我心理的突袭,我的确猝不及防,因为那画画得太好了。他背对着我,似乎心中有所料定,笑了,然后急促地去了房间,拿出一叠纸,冲着我,拍一拍,真的是我画的,这些都是我画的!
⑥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老汉异常兴奋,此刻话语已如小河流水,绵绵不断。
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几乎人迹罕至、与世隔绝。山里的人,不知山外有城。见过世面的,只有几个村干部。那时的老汉尚年轻,心里却一直埋着一桩心思。看日渐衰落的爹娘,想给他们留个影,做身后的纪念。打听好了去城里的车与路,下了排除万难的决心。这时爹娘却先后病倒在床,难以长途跋涉了。
⑧某天,老汉扛着锄头上山挖树桩,遇见了一位写生的画家。一支铅笔,一袋烟的功夫,就将眼前的东西搬到了纸上。老汉觉得太神奇了,讷讷地向他请教,画家说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啊,但还是教了他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于是,回家练。开始,握惯了锄头的手握铅笔,戳出满纸筛眼一样的小窟窿。老汉不放弃,见纸就画。
⑨终于,有一天,他看见鸟在纸上飞,小鸡小鸭在纸上奔跑戏水,门前的河和屋后的山都在纸上安妥了。他开始画父母。刚画,不是画丢耳朵,就是画斜了眼睛。
⑩爹娘忘了疼,咧嘴微笑,让他照着画。而他满脑子,除了庄稼,就是画,梦里,一只手还在空中握笔飞舞。
⑪几年后,他把画好的像给爹娘看,爹娘边照镜子,边看画像,大笑,笑得嘴就一直没有合上。
⑫说到此,眼前的老汉,神情由亢奋而黯然:“像画好没多长时日,爹娘就相继走了。我这一辈子最不孬的地方,就是把爹娘的样子留下来了,一模一样,没有走模子。”
⑬看一张张画,家禽、飞鸟、村庄、树木、河流、山川写意纸上,虽不求章法,但传神、生动,我一直处在惊愕中。当我称他为“高人”时,老汉同样惊愕,他在误解中澄清:“村里人都说我个子矮。”
⑭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
⑮世事也怪,我接触到的有些人,大半辈子都在揪着自己的头发往上拔,刻意想成为高人,终究还是庸人。有些人,只是想达成生活中的某种朴素愿望,一不小心,却成了高人。
【小题1】(小题1)体会“我”看画过程中“老汉”的心理活动,按顺序填在括号里。
料定——________——________—惊愕
【小题2】(小题2)分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
【小题3】(小题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⑭段。
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
【小题4】(小题4)阅读全文,概括老汉的性格特征。
【小题5】(小题5)老农的朴素愿望是什么?你有什么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怎么做?
4.对比阅读- (共1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①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释)①缘贡:趁着进项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项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
【小题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______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
(3)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____________
(4)平居无私书 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
B.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
C.故人、亲党皆绝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
D.奉命于危难之间/谨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小题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文第二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诸葛亮建议后主要___________。包拯告诫后世子孙要___________。(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回答)
(3)请用(甲)文中一个词语(短语)概括包拯这个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表达- (共1题)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穿越千年风尘,凝聚民族文化,构筑我们的现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 。
备选词语:月 酒 孤雁 烽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1)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满怀深情地祝福儿童……
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等。④不少于600字。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