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育才中学2015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5985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6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骸骨  / 骇人听闻 诘责  / 生活拮据
B.绯红  / 妄自菲薄 伧俗  / 苍茫大地
C.粗犷 / 心旷神怡 怄气  / 呕心沥血
D.带挈 / 锲而不舍 谰语  / 五彩斑斓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周道如砥    根深蒂固    相形见拙    苦心孤诣
B.姗姗来迟    粗制烂造    眼花缭乱    众目睽睽
C.怒不可遏    藏污纳垢    头晕目眩    险象迭生
D.鳞次栉比    恃才放旷    骇人听闻    明察秋豪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毕业了,回想起老师对我们吹毛求疵的谆谆教诲,心中不禁涌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B.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C.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孩子们在晒谷场上尽情嬉戏,进退维谷的环境是他们开心的乐园。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的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C.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水稻、迟菜心,此外,还适宜栽种荔枝和龙眼。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B.这些年,我去北京必去看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
C.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D.科学家们利用转基因技术,已经在矮牵牛、菊花、牡丹……等观赏性花卉中,成功地进行了花色修饰。

2.句子默写(共1题)

6.
古诗文默写。
(1)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______)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B.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E.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F.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  
② 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 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⑤ 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⑥ 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初中语文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
在月下,诗人们感慨万千,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抒发了深切的爱国之思和亡国之恨;苏轼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分隔千里的兄弟遥遥的祝福; 杜牧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忧虑。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小题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直视无碍  / 争高直指B.虽乘奔御风  / 猛浪若奔
C.负势竞上 / 横柯上蔽D.哀转久绝  / 天下独绝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B.【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C.两文都通过描写山水之景,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鄙弃名利之情。
D.形色相依、动静相杂、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中国梦
①中国梦本该如此,败,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倔强傲岸。
  ②孔子被后人称为大贤至圣,然而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逐梦者。春秋战国,礼崩乐坏,道德失范,战火纷飞,天下无道。孔子却怀着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为恢复“礼治”而四方奔走。为实现自己的主张,他周游列国,开馆授徒,陷于困厄而不屈,遭遇讥讽而不坠,坐尽冷板凳而不悔。楚狂接舆的讽谏,长沮桀溺的嘲弄,墨家高人的排挤,都不曾使他动摇。“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就是这样,明知世道艰难,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仍要四处游说,试图力挽狂澜于既倒。虽在当时累累如丧家之狗,却如日月,照耀历史。
  ③春秋战国,一个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的梦,不仅是他的,也是我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逐梦精神,激励着我为理想而奋斗不懈,即使失败又有何悲,又有何悔?在失败中前行,一样能走向光明!
  ④中国梦本该如此,成,有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超然脱俗。
⑤莫言,80年代三十几岁就已志得意满,他的作品《红高粱》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得包括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内的无数奖项。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飘飘然,相反他以更大的耐心去挖掘身边的人物,去记录身边的故事。一年年的积累,他完成了《檀香刑》、《蛙》等十多部长篇小说,并在2012年一举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以后,他谦逊地说“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⑥成功了而不是忘乎所以,成功了而不是傲视天下,那是莫言做到的,那也是我的梦想。登上高峰以后,不是春风得意马蹄轻,而是谦虚而踏实;不是止步不前,而是扬鞭策马,一路长驱,永无止境。
  ⑦中国梦本该如此,宠辱不惊,花开花落,有雪底苍松的不屈,有僻地兰草的淡泊,有高山仰止的大气,有清泉潺潺的温馨……坚定执着,只为青山不放松;豪情满怀,痴心不已中国梦。亘立当代,仰观未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携长风,浩荡而去;行万里,昂首挺胸:碧血丹心豪情抒写我的中国梦。
【小题1】请选出下列分析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逐梦精神是我们抒写中国梦的一种积极的精神。
B.从孔子的事例中我们看到他是一位善于逐梦的谦逊之人。
C.孔子和莫言的两个事例刚好对应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
D.这篇文章采用了“分——总”的结构。
【小题2】通读全文,说说“败”的含义,并从文中找出具体体现孔子“败”的语句。
【小题3】结合⑤⑥段的内容,谈谈这两段论证了什么观点,并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一观点的。
【小题4】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会去追寻梦想,读了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感悟呢?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6.语言表达(共1题)

10.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 其一犬坐于前 (《狼》)(_______)
(2) 阡陌交通     (《桃花源记》)(_______)
(3)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_______)
(4) 会天大雨    (《陈涉世家》)(_______)
(5) 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一份随意拟定的学生名单交给有关教师,说这些学生被他鉴定为最有潜力的,但必须对学生保密。教师深信不疑,无意中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八个月后,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感情也特别深厚。
材料二: 一个偏远的小村调来一个能“预测”孩子前程的老师,他能“算出”某孩子能成为数学家,某孩子能成为作家……家长和学生都很相信他的话。多年之后,这个小村几乎每年都有几个人成为大学生、硕士,甚至博士。这个小村也因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村”。

8.作文(共1题)

12.
请以“再试一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②600字以上;
③ 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④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