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黄冈中学广州学校2017届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5985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4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忍劳忍怨 引经据典    龙吟凤哕 譬喻
B.格物致知 合辙压韵    有例可援 亲睐
C.不可思议 逢场作戏    左右逢源 枘凿
D.人情炼达 舔犊情深    八面玲珑 囿于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生病期间,父母对他的照顾(    ),使他感触良多。 
(2)文学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语文成绩的提高也不是(    )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积累。 
(3)人民的名义》一经热播便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好评,陆毅出演的候亮平更是成了(    )的人物。
A.无所不至  一蹴而就   家喻户晓B.无微不至  一挥而就   路人皆知
C.无所不至  一挥而就   路人皆知D.无微不至  一蹴而就   家喻户晓
3.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样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的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将“无论”改为“不管”)
B.本次招聘,多数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医院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将“岗位”改为“职务”)
C.在中考即将到来之际,不但他认真专注地学习,而且帮助了周围的一大批同学。(“他”移到“不但”前)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抽查、根据举报进行检查,对建设单位遵守规定的情况开展调查。(在“检查”后面加“等方式”)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小题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 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小题1】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有会意;    会宾客大宴
B.濯清涟而不妖; 人不知而不愠
C.亲旧知其如此; 故人不独亲其亲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从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超凡脱俗的形象。
B.〖乙〗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C.〖甲〗作者把牡丹、菊花与莲花对比,赞赏了莲花的高洁,否定了牡丹、菊花的富贵庸俗。
D.两文都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志趣,但写法有所不同,〖甲〗文托物言志,借莲花的形象来表达, 〖乙〗文作者虽托言为五柳先生作传,实为自传。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2017年4月12日19时04分,中国首顆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 发射,这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启卫星高通量时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高通量卫星。根据中国空间探测首席传播专家谢博在《科普中国》、的解释,高通量卫星就是在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条件下通信容量比常规通信卫星高数倍甚至数十倍的通信卫星。
这顆卫星发射成功后又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介绍,实践十三号是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其高通量性 体现在首次搭載了Ka频段通信载荷,卫星通信总容量达20Gbps(一般宽带传输速率,1Gbps相当于 
1024Mbps),超过了之前我国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 
实际上,高通量卫星,意味着其通信容量比以往卫星有一至两个数量级的跃升。这次实践十三 号卫星的通信总容量达20Gbpso这是什么概念?按照常规原有的通信卫星,其所采用的是窄带传输 技术,一般通信容量不到10Gbps,容量有限。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介绍,如果说过去通信卫星能 亻送几十台标清电视节目,而有了实践十三号卫星后,则能同时传送数量更多的4K超高清节目。 
谢博介绍,由于实践十三号卫星采用了Ka频段通信,所以它不仅容量大,可传送高清视频,而 且能使其卫星用户终端做得较小,从而便于装备、携带和使用,无需单独建网,性价比高。 
更重要的一点是,该卫星设计有26个用户点波束,总体覆盖中国除西北、东北以外的大部分陆 地和近海近200公里的海域,地面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不到或无法接入光缆宽带的地方。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6000万人参与徒步、骑行、自驾游等户外项目,但因为有些户 外地区通信信号差甚至没有,所以时有迷路或失联事件发生。特别是发生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时 候,一旦地面固定或移动通信业务发生损毁或瘫痪,就可能因为不能及时、快速、准确地传递灾情 信息,而导致损失严重。 
据实践十三号卫星工程总师刘方介绍,如果游客或受灾民众配备了实践十三号卫星的用户终端 后,可以与卫星建立语音、数据和视频的传输,把途中或灾区的情况第一时间传递出去,为展 开敕援提供通信保障,将损失降至最小。 
据西安分院负责实践十三号卫星有载荷研制的卫星副总设计师周颖介纟召,“高通量通信卫星可 以作为一个信号中转站,通过无线电信号转发使飞机上乘客的手机、电脑等与地面关口站连接。而 关口站通过光缆与互联网相连,可以向用户发送上网信号。” 
由于飞机在快速移动过程中所处的空间特点,地面互联网中转站要么无法架设,要么无法足量 建设,乘客通过地面方式上网并不可行。而实践十三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周颖称,实践十三号卫 星由空间段(卫星)、地面段(关口站)和用户段(终端)构成。同时,采用了天地一体化设计理念, 其中一项重要业务就是提供高速“动中通”,通过多波束无缝切换配合机载、车载或船载终端的自动 跟踪捕获功能,可以为航空、航运、铁路等各类交通工具上的数以万计乘客彻底改善上网体验。 
此外“据周颖介绍,一般而言,一架飞机所需的最大通信容量只有20Mbps,在全部飞机通信容 量满负荷的情况下,实践十三号能满足一千架左右的飞机同时L网。未来3年内,随着“机载卫星 直播广播电视接收与服务系统”的研发成功,这颗卫星可保证中国2000多架民航客机、3000多辆 高速列车和数万艘轮船,实现随时随地高速上网。(选自“仃之家”.网文,有删改)
〖链接一〗 
“实践十三号”卫星发射,实现了我国Ka频段高通量卫星的首次亮相。可以预见届时今天我们 所诟病的传统Ku速率低、成本高将大幅改善。当然仅仅有Ka高通量卫星仍无法满足类似于民用航 空宽带上网需要,机载Ka卫星终端设备,卫地面网络,全球卫星覆盖等问题需要同步解决,才能 真正促进航空互联网蓝海迅猛爆发。(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 
“实践十三号”卫星预计4月发射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还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毕竟技术进步带来未来发展更多可能,畅想如果未来ATG(4G)乃至ATG(5G)成熟,加上Ka卫星普及,天 地一体宽带飞行体验将绝对不再是梦想,让飞行生活更美的夙愿终将成真。(节选自“民航资源网”) 〖链接三〗 
科技强大,国家必然富强。那些奋战在“实践十三号”科研一线的航天科技人们,用他们的创 新思想,展现了新时期下的工匠精神,用中国“智造”来打造属于中国的特色品牌,让广大百姓不 但能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暖心服务,而且能享受到创新发展的下的诸多科技红利,中国高新技术同时 也助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从而为世界人民谋取更多福利。(摘自网络,有删改)
【小题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高通量卫星实际上可以作为一个信号中转站,使飞机上乘客手机、电脑等与地面关口站连接。
B. 高通量卫星通信容量比常规通信卫星高数倍甚至数十倍。
【小题2】“实践十三号”与常规通信卫星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践十三号采用了天地一体化设计理念,其中一项业务是提供高速“动中通”。
B.实践十三号可以覆盖以前地面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不到或无法接入光缆宽带的地方。
C.实践十三号使得高铁、飞机上的乘客通过地面方式上网能变成现实。
D.实践十三号卫星通信总容量超过了之前我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之后能保证更多人同时观看超高清电视节目。
B.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之后可以避免因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而导致损失严重的情况。
C.目前,即使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也还无法真正促进航空互联网蓝海的迅猛爆发。
D.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之后可减少户外活动中因通信信号差而导致的迷路或失联事件的发生。
【小题4】请赏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飞行生活更美好的夙愿终将成真。
【小题5】请根据材料的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分析实践十三号的应用可以让广大百姓享受到哪些更为优质 的暖心服务?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7.
根据要求填写:
(1)以下是广州市著名景点对联收集组收集到的两幅对联,请你写出它们分别出自哪个景点
① 云开世外三千界:岩依天南第一峰。 
大笔记小龙岭南民艺再添盛誉;古祠驰新马万国通途更进深情。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2)我们初中学过的古文中,也有很多写风景的文章。请你根据上联,从《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桃花源记》中任选一篇,结合古文内容,补充下联
上联:柳宗先游小石潭抒迁客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他(共1题)

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河中石兽》)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3)鳞狼层层(《满井游记》) 
(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不辱使命》)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鱼我所欲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