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吉林卷)语文(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59689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3/7/26

1.课内阅读(共1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朝代)文学家。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蔚然而深秀者  (2)之者谁
【小题3】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小题4】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小题5】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2.作文(共1题)

2.
写作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远去的声音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十四岁那年,一位会看相的同乡对我母亲说:‘你儿子眼眸无神,骨瘦如柴,未来恐难成大器。’母亲安慰和鼓励我说:‘阿诚,天命难算,上天一定会厚待善良、努力的人。’当年我们一家生活在战乱、父亲病故、贫穷三重合奏的悲歌中。我那时唯一的信念就是——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来。”
“你成功地追求自我,前途光明远大,那么下一阶段的追求目标是什么?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我认为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患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锁。有能力的人,要为人类谋幸福。历史上很多有创意、有抱负的人和群体,同心合力,在追求无我中,推动社会改革进步。”
“各位同学,我们不一定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但我们谨守正知、正行、正念。因此我们可以高声回应社会:我们一生未曾不仁不义、不善不正。让我们一起共勉,同塑美好的世界。”
(摘自《李嘉诚在长江商学院十周年庆典上的演讲》)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课内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