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衢州卷)语文(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59279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8/31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B.《昆虫记》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名人传》《巴黎圣母院》《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罗曼·罗兰、雨果、高尔基。
D.傅雷是一位尽责的父亲,他教导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句子默写(共1题)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2) ,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3)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一份愁绪,不同倾诉。崔颢登高远眺,用“ ”表达碧波浩渺家难寻的感慨;范仲淹戍边独酌,用“ ”抒发功名未建不回家的惆怅。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陇西行(唐 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①貂锦: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这里指战士。②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陇西行》和《破阵子》都有“可伶”一词,其中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汉宫秋》、《山居吟》、《水龙吟》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二)

 

今天,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背景资料:近日,一个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者写道:“小时候,老师告诉我说把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烧开,青蛙就会慢慢适应逐步加热的水温,直到最后被烫死。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要被麻痹思想侵蚀。但今天我真的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正方:我们要相信寓言故事

  ①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变来的。但猴子特爱干一件事情:丢西瓜捡芝麻。这是猴子的通病,进化的时候没和尾巴一起消失,最终保留在了人的体内。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在品读寓言后的种种心态。人不能死于蠢病,但同样不能死于自以为是。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在寓言故事中寻找现实的根基,本身就是一种愚蠢。这个病还病得不轻,有点分不清虚实的疯在里面。

  ②你可以不去相信夸父追日的结局,大可亲自验证,和他一样放弃一切凡尘琐事,去追逐太阳,直到最后死于饥渴,死于绝望。你更可以带着怀疑一切的思想,用自己薄弱的肉体去验证所有前人写下的寓言的可操作性。你要是真的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身和一具永远不会绝望的五脏,那你还需要验证什么寓言?去验证一下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能捞个名,何苦和寓言过不去呢?

③庄子当年游学,对得起向他提问的人。因为他的意境在上,而看不清楚的人在他之下,于是,他把自己的哲学寓于树木、小鸟,乃至苍穹之间,指导混沌的人脱离思维的禁锢。不光是庄子、孔子,甚至是释迦摩尼,也都曾用寓言教化于世人。研究他们的智慧,其实就是研究一本普渡的寓言书。

  ④人什么都可以不相信,当然包括寓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聪明的猛士则敢于直面别人惨淡的人生。有些失败,你没必要尝;有些挫折,你没必要经历。

    ⑤如果人生是一条曲线,让寓言帮你 舍远,你只需要负责求近。

反方:我们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①愚公说要挖山,我们却都在迁移;苏秦说:要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却都在玩自恋;李白说:铁棒也能磨成针,我们却学会了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一个美国科学家说: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我们却发现热水一旦加热到一定温度,青蛙会聪明地猛然跳出。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勇敢地用自己敏捷的姿态挑战了寓言对于当下的价值。

    ②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懊悔于自己逝去的青春而拍案起立的人,现在恐怕已经麻木得连抬手的劲都没了。牺牲掉的一代总是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他们继续将寓言散播到下一代身上,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这样的举动就好像把盲从分成了很多份,而没有将盲从最终集中转化成智慧。

    ③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了。王小波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为,就‘明辨是非’的人。”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依靠谁。这个依靠不仅仅指身体,还指大脑上的特立独行。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寓言对于今天的我们,就好比在迷失的路上,却拿着一张旧地图。别说什么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图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④ 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这样的“人才”就是逆进化论而行,视时代发展而不顾。连青蛙都在进化,何况是人?

⑤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如果一个寓言能“ 普渡”所有人,那岂不成了一种众人精神上的迷信?

【小题1】关于“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的讨论由什么帖子引发的?请简要概括。
【小题2】下列能直接反驳文中画线句的一项是(   )

    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

A.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B.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青蛙实验告诉我们求证的重要性。
C.人不能死于盲从,但也没有必要怀疑一切,否则会误入歧途。
【小题3】“正方”材料第②段在语言表达上有独特之处,请分析其作用
【小题4】文中正反两观点,你赞同哪一方?请结合寓言故事(选文内外都可)阐述理由。

5.名著阅读(共3题)

5.
尼摩船长为救印度采珠人,与鲨鱼激烈搏斗,被鲨鱼掀翻在地,情况非常危急。 (人名)手持钢叉救出了压在鲨鱼底下的船长。
6.
(题文)请写出《水浒》中一个“酒壮英雄胆”的故事情节。
7.
学贵有思。在阅读《城南旧事》后,小柯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英子说绝不像妈妈说的这么写,而是要写“我们看海去”?请联系名著内容帮他解答疑惑。
妈妈说:“小英子------将来你长大了,就把今天的事儿写一本书,说一说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怎么落得这么个下场。”
“不!”-----我绝不像妈妈说的这么写。我要写的是:“我们看海去”。

6.命题作文(共1题)

8.
育英中学广播站的读书栏目“开卷五分钟”开播了,现在向你约稿。本期的主题是“挫折的苦味暗含成长的滋味”。广播站提供了以下资料,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项,从人物经历和自己感悟两方面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稿子。
《草房子》中的细马  B.《童年》中的阿廖沙 C.《简·爱》中的简·爱

7.作文(共1题)

9.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猎豹是非洲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它的声名响彻整个草原。一天,猎鹰很不以为然地对它说:“你尽管跑得很快,但无法像我一样站在高耸的山顶上俯瞰世界。”猎豹一惊,除了上树,它几乎从未攀上高山。它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第二天,猎豹宣布,它将去征服草原上的最高峰。动物们在惊疑之余,也对它挑战极限的壮举给予最大的褒扬。不幸的是,这只勇敢的猎豹再也没有从雪山上下来。其后,整个草原为它举行了最隆重的追悼会,将它称为史上最勇敢的猎豹。这时,那只猎鹰又出现了,它高声笑道:“我看它是史上最愚蠢的猎豹!”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阐述观点,也可以编写童话,还可以……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3道)

    命题作文:(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