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新疆哈密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5910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1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扶(yè) 抽(yē) 成吉思(hàn)
B.禁(gù) 笑(chǐ) 一黄土(póu)
C.拮(jù) 落(yǔn) 强不舍(qiǎng)
D.留(zhì) 田(pǔ) 上欺下(mèi)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 ,这一点非常重要。
(2)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 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3)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他 人, 人。
A.探索  对付  教化  安慰  教导
B.探求  应付  教导  安抚  教化
C.探求  对付  教导  安慰  教化
D.探索  应付  教化  安抚  教导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多看看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点自知之明的态度,就会在前进道路上少跌跟头。
B.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歇斯底里,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C.读书时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D.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思新奇,工艺精美,堪称无与伦比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网络建设的迫切需要。
B.因为读书,你狭隘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变得阳光灿烂。
C.我市的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要求所有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网购之所以让很多人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下单时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2.句子默写(共1题)

5.
古诗词填空。
(1)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陈涉世家》中最能表现陈胜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惜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沁园春·雪》
(4)《卜算子·咏梅》中,抒发了对梅花性格孤傲、坚贞自守的赞美之情的诗句是

(5)《观刈麦》中,描绘劳动人民劳作艰辛的场面的诗句是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古诗文阅读
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小题1】选段文字节选自《 》,作者是西汉的
【小题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已失期
(2)为天下
(3)今闻无罪
(4)乃丹帛曰
【小题3】下列四组句子中加横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皆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B.扶苏以谏故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万人
C.乃丹帛曰   得鱼腹中
D.辍耕垄上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小题4】翻译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小题5】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
【小题6】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的策略口号,以及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并回答问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A.脊梁。自信力的有无,B.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小题1】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
【小题2】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可结论却是错误的,敌论点犯了怎样的逻辑错误?
【小题3】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AB两处词语的含义。
A.脊梁
B.状元宰相
【小题4】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5】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民族的脊梁”又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请举一例说明。

5.其他(共1题)

8.
仿照例句,再写一句组成排比句。
例句:你渴望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你渴望理解吗?那么请敞开心扉,因为这是通向理解的桥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