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
B.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 |
C.“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这将大大提升乐山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
D.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作出了主要贡献。 |
2.
对下面文段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①马路上,公园里,金黄的落叶萧萧而下,稠密如雨,稠密如雪。②许多绿叶也受了感染,纷纷离枝而下,加入同类的有韵的舞蹈。③空旷的树荫垂覆的公园内,池边垂柳尚在婆娑摇曳,时时亲昵行人的面颊衣襟;④满地却已压着一层青翠的杨树叶子,如同绿色的积雪。⑤这难道是大自然有意做出的惊世骇俗之举吗?
①马路上,公园里,金黄的落叶萧萧而下,稠密如雨,稠密如雪。②许多绿叶也受了感染,纷纷离枝而下,加入同类的有韵的舞蹈。③空旷的树荫垂覆的公园内,池边垂柳尚在婆娑摇曳,时时亲昵行人的面颊衣襟;④满地却已压着一层青翠的杨树叶子,如同绿色的积雪。⑤这难道是大自然有意做出的惊世骇俗之举吗?
A.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落叶纷飞,如雨如雪的景色。 |
B.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池边垂柳依依,招人喜爱的情态。 |
C.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青翠的杨树叶子铺满地面的景象。 |
D.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飘零的落叶惋惜和不满的情绪。 |
3.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说起京剧,有些人误以为它是北京的地方戏,其实不然。_____________。
①可以说,京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中经过杂交的优良品种
②京剧虽然名为“京剧”,但却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地方戏
③京剧的形成是多种民间戏曲在北京汇聚、交流、融合的结果
④它是在徽调和汉调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等剧种的精华形成的剧种
说起京剧,有些人误以为它是北京的地方戏,其实不然。_____________。
①可以说,京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中经过杂交的优良品种
②京剧虽然名为“京剧”,但却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地方戏
③京剧的形成是多种民间戏曲在北京汇聚、交流、融合的结果
④它是在徽调和汉调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等剧种的精华形成的剧种
A.②③④① | B.①③④② | C.②①④③ | D.①②③④ |
2.句子默写- (共1题)
4.
默写。(5分)
(1)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第二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背景下,重修了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1)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第二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背景下,重修了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5.
阅读《摩天大楼的防风》,完成后面小题。(共7分)
摩天大楼的防风
①近年来,中国各地摩天大楼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未来10年内,中国将以1318座的摩天大楼总数傲视全球。摩天大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文化韵味,给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受到不少大城市的青睐,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比如防风方面的问题。
②摩天大楼的立面会受到风荷载(即风对工程结构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随着高度的增加,风荷载不断增大,摩天大楼的横向振幅也随之增大,这与长竹竿遇风一吹会摇摆的道理相同。距地面越高,风所受阻力越小,风速会越大,摇摆就会越明显。当地面风速为l0米/秒时,高空100米处风速可达22米/秒。
③为了解决大风引起的摇摆问题,有的摩天大楼会安装“风阻尼器”,如台北的101大厦,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风阻尼器”,在88至92楼挂置一个重达660吨、直径5.5米的巨大钢球,像一颗秤锤稳镇中心,抵消或减缓风力所产生的摆动幅度。
④由于摩天大楼体型高大,风力不能透过大楼,必然会绕过大楼在它的周围形成较强的气流,因此摩天大楼将使周围的道路及低层建筑物所受风荷载加大,形成所谓的“高楼峡谷风”。这种“高楼峡谷风”使得大楼拐角处形成旋风,行人在经过大楼时会受到强风的冲击,也使街道上某些地方的风速特别大,影响到路人和行车的安全。
⑤目前,国内外已对这个问题做了研究,在建造摩天大楼之前,设计者会根据当地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计算机模拟自然风力和风向进行试验,然后利用所得数据为摩天大楼的设计提供参考,尽量降低对街区行人和建筑物产生的影响。
⑥摩天大楼会产生风噪音,当地面徐徐轻风时,几十米高的大楼里却能听到呼啸风声。为什么摩天大楼内风声这么大呢?一方面摩天大楼很高风速很大,风声自然会大;另一方面与摩天大楼表面“风振效应”有关。简单地说,就是摩天大楼周围的风可以形成旋涡,与大楼产生摩擦,风力越大,摩擦声也就越大。因此,摩天大楼的风噪音污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⑦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发挥智慧和创造力,很好地解决摩天大楼的防风问题,以促进摩天大楼的健康发展。
【小题1】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小题2】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李冰对风力的实际感受与天气预报不符的原因。(4分)
(材料)
某日,北京的天气预报为:晴,最高气温22℃,北转南风3级。在北京市200米高的摩天大楼“京广中心”上班的李冰,在走近大楼的时候,险些被风吹倒。到达位于26层的办公室之后,李冰将窗户半开通风,呼呼作响的大风扑面而来,听起来很吓人,他甚至怀疑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是不是报错了。
摩天大楼的防风
①近年来,中国各地摩天大楼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未来10年内,中国将以1318座的摩天大楼总数傲视全球。摩天大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文化韵味,给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受到不少大城市的青睐,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比如防风方面的问题。
②摩天大楼的立面会受到风荷载(即风对工程结构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随着高度的增加,风荷载不断增大,摩天大楼的横向振幅也随之增大,这与长竹竿遇风一吹会摇摆的道理相同。距地面越高,风所受阻力越小,风速会越大,摇摆就会越明显。当地面风速为l0米/秒时,高空100米处风速可达22米/秒。
③为了解决大风引起的摇摆问题,有的摩天大楼会安装“风阻尼器”,如台北的101大厦,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风阻尼器”,在88至92楼挂置一个重达660吨、直径5.5米的巨大钢球,像一颗秤锤稳镇中心,抵消或减缓风力所产生的摆动幅度。
④由于摩天大楼体型高大,风力不能透过大楼,必然会绕过大楼在它的周围形成较强的气流,因此摩天大楼将使周围的道路及低层建筑物所受风荷载加大,形成所谓的“高楼峡谷风”。这种“高楼峡谷风”使得大楼拐角处形成旋风,行人在经过大楼时会受到强风的冲击,也使街道上某些地方的风速特别大,影响到路人和行车的安全。
⑤目前,国内外已对这个问题做了研究,在建造摩天大楼之前,设计者会根据当地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计算机模拟自然风力和风向进行试验,然后利用所得数据为摩天大楼的设计提供参考,尽量降低对街区行人和建筑物产生的影响。
⑥摩天大楼会产生风噪音,当地面徐徐轻风时,几十米高的大楼里却能听到呼啸风声。为什么摩天大楼内风声这么大呢?一方面摩天大楼很高风速很大,风声自然会大;另一方面与摩天大楼表面“风振效应”有关。简单地说,就是摩天大楼周围的风可以形成旋涡,与大楼产生摩擦,风力越大,摩擦声也就越大。因此,摩天大楼的风噪音污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⑦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发挥智慧和创造力,很好地解决摩天大楼的防风问题,以促进摩天大楼的健康发展。
【小题1】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小题2】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李冰对风力的实际感受与天气预报不符的原因。(4分)
(材料)
某日,北京的天气预报为:晴,最高气温22℃,北转南风3级。在北京市200米高的摩天大楼“京广中心”上班的李冰,在走近大楼的时候,险些被风吹倒。到达位于26层的办公室之后,李冰将窗户半开通风,呼呼作响的大风扑面而来,听起来很吓人,他甚至怀疑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是不是报错了。
6.
阅读《说说“质疑读书法”》,完成后面小题。(共8分)
说说“质疑读书法”
孔宁
①《康熙字典》是我国古代解释文字的巨著,这是一部体例精密,考证严谨完备的书。但是,就是这样一部巨著,仍然被清代学者王夫之看出了问题。王夫之经过认真考证,指出该书有2588条失误之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即使一本好书,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纰漏。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有大胆怀疑的精神,又要有寻根究底的勇气和意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质疑读书法”。
②“质疑读书法”有助于开发思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从人的神经功能上看,疑点会促使大脑出现高度兴奋状态,随之产生一种“优势灶”,也就是探研反射,从而使精神高度集中,保证最佳的读书效果。在这种状态下读书,你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说,疑问是开启未知王国宝库大门的钥匙。
③利用“质疑读书法”,能打破知识旧框框的束缚,促进新的发明和创造。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采取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经常告诫人们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目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他每看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总能提出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他在大量的读书批语中,提出过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在阅读过程中,***没有被某些条条框框所束缚,而是在质疑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由此看来,质疑是读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质疑能否定旧的传统观念,也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
④“质疑读书法”,需要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法国哲学家阿伯拉尔说过:“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也就是说,把书本上的疑点带入实践中,从实践中再做出正确的判断。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对当时被奉为标准药典的《证类本草》产生了疑问。于是他用了27年时间,对该书和其他多种“本草”书中的中草药,详细分析,认真研究,逐条订正,对其中谬误和讹传的记载,进行了修改补订,最终写出了52卷医药巨著《本草纲目》。试想,如果李时珍在批阅明代以前的各种“药物”著作时,凡书皆信,师古不变,不进行质疑,不在实践中加以考证、修订、完善,能有鸿篇巨著《本草纲目》问世并造福于子孙万代吗?
⑤让我们在使用“质疑读书法”的时候,请记住培根的名言吧:“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我们要用善疑好问这把钥匙,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小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2】第③段画线的事实论据为什么能够证明本段的观点?(3分)
【小题3】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说说“质疑读书法”
孔宁
①《康熙字典》是我国古代解释文字的巨著,这是一部体例精密,考证严谨完备的书。但是,就是这样一部巨著,仍然被清代学者王夫之看出了问题。王夫之经过认真考证,指出该书有2588条失误之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即使一本好书,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纰漏。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有大胆怀疑的精神,又要有寻根究底的勇气和意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质疑读书法”。
②“质疑读书法”有助于开发思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从人的神经功能上看,疑点会促使大脑出现高度兴奋状态,随之产生一种“优势灶”,也就是探研反射,从而使精神高度集中,保证最佳的读书效果。在这种状态下读书,你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说,疑问是开启未知王国宝库大门的钥匙。
③利用“质疑读书法”,能打破知识旧框框的束缚,促进新的发明和创造。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采取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经常告诫人们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目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他每看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总能提出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他在大量的读书批语中,提出过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在阅读过程中,***没有被某些条条框框所束缚,而是在质疑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由此看来,质疑是读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质疑能否定旧的传统观念,也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
④“质疑读书法”,需要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法国哲学家阿伯拉尔说过:“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也就是说,把书本上的疑点带入实践中,从实践中再做出正确的判断。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对当时被奉为标准药典的《证类本草》产生了疑问。于是他用了27年时间,对该书和其他多种“本草”书中的中草药,详细分析,认真研究,逐条订正,对其中谬误和讹传的记载,进行了修改补订,最终写出了52卷医药巨著《本草纲目》。试想,如果李时珍在批阅明代以前的各种“药物”著作时,凡书皆信,师古不变,不进行质疑,不在实践中加以考证、修订、完善,能有鸿篇巨著《本草纲目》问世并造福于子孙万代吗?
⑤让我们在使用“质疑读书法”的时候,请记住培根的名言吧:“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我们要用善疑好问这把钥匙,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小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2】第③段画线的事实论据为什么能够证明本段的观点?(3分)
【小题3】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4.名著阅读- (共1题)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