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小题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任选其中6句)
①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②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⑤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⑦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 ,背灼炎天光。(自居易《观刈麦》)
【小题2】请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题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任选其中6句)
①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②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⑤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⑦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 ,背灼炎天光。(自居易《观刈麦》)
【小题2】请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2.
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落英缤纷 落英:
(2)仿佛若有光 仿佛:
(3)便要还家 要:
(4)便扶向路 向:
(5)后遂无问津者 津: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3】文中哪句话表明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然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离开?
【小题4】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你理想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请结合中国梦,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落英缤纷 落英:
(2)仿佛若有光 仿佛:
(3)便要还家 要:
(4)便扶向路 向:
(5)后遂无问津者 津: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3】文中哪句话表明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然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离开?
【小题4】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你理想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请结合中国梦,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3.
现代文阅读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1)“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也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表明,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相反,只要专一,精卫可填海,愚公能移山。
(2)屠呦呦就是滴水穿石的典型。55年里,除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业轨迹,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是拉斯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只是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
(3)诚然,“不专则不能”,但为什么一些人跨界照样成功?秘诀无他,还是专一。专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专一则是一种精神状态。如果说专业是身体上的不同器官,那么专一就是流动其中的血液。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钱伟长,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被人戏称为“万能科学家”。钱老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精神干事,则功业可就。从这个意义上讲,因为专一,所以专业。
(4)然而,尽管跨界不是成功阻碍,但要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正业。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心治国,痴迷木匠,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所医院的骨科专家,自担任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热衷搞房地产,医院不断拓展地盘,扩大规模,而急诊、门诊的服务质量,不进反退,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院长关注点转移,下属也开始仿效——你不务正业,我亦不必专注于此。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谋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5)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执着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在迷途中迷失。诚如屠呦呦答记者时所言:“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但愿一语能惊醒那些迷途之人。
(6)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但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选自2015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作者提供三个合适的论据。
E.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小题3】作者在第(1)段引用《韩非子》中的名句,有什么作用?
【小题4】文章第(5)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专一”的认识。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1)“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也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表明,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相反,只要专一,精卫可填海,愚公能移山。
(2)屠呦呦就是滴水穿石的典型。55年里,除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业轨迹,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是拉斯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只是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
(3)诚然,“不专则不能”,但为什么一些人跨界照样成功?秘诀无他,还是专一。专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专一则是一种精神状态。如果说专业是身体上的不同器官,那么专一就是流动其中的血液。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钱伟长,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被人戏称为“万能科学家”。钱老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精神干事,则功业可就。从这个意义上讲,因为专一,所以专业。
(4)然而,尽管跨界不是成功阻碍,但要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正业。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心治国,痴迷木匠,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所医院的骨科专家,自担任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热衷搞房地产,医院不断拓展地盘,扩大规模,而急诊、门诊的服务质量,不进反退,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院长关注点转移,下属也开始仿效——你不务正业,我亦不必专注于此。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谋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5)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执着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在迷途中迷失。诚如屠呦呦答记者时所言:“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但愿一语能惊醒那些迷途之人。
(6)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但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选自2015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作者提供三个合适的论据。
A.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
B.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程颐) |
C.逐鹿者不顾兔。(《淮南子》) |
D.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
【小题3】作者在第(1)段引用《韩非子》中的名句,有什么作用?
【小题4】文章第(5)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专一”的认识。
4.名著阅读- (共1题)
4.
(题文)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
【小题1】(小题1)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他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 _与 巧妙结合的成果。
【小题2】(小题2)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 》,记叙了儿时要去看盛大的庙会,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正要出发,父亲命令他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文章最后写道:“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这句话画龙点睛,含蓄地批判了 的不合理。
【小题1】(小题1)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他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 _与 巧妙结合的成果。
【小题2】(小题2)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 》,记叙了儿时要去看盛大的庙会,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正要出发,父亲命令他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文章最后写道:“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这句话画龙点睛,含蓄地批判了 的不合理。
5.作文- (共1题)
5.
请以《我终于明白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6.其他-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yōng(______)懒 反chú(______) 葱茏(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盛装婆娑”中的“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作者记忆中的田园风光。
记忆中的田园是这样的:南瓜慢不经心地趴在墙头,在午后yōng懒的阳光下打瞌睡。妙龄的玉米每天盛装婆娑,急着赶赴春天的约会。牛棚里纳凉的牛羊,反chú着葱笼的光阴。一串串葡萄吊在斜搭在屋檐的支架上,如同一个个精准的称砣,计量着咸淡生活的幸福指数。燕子在湛蓝的天空自由飞翔,裁剪云朵,优雅潇洒的举动像个气质非凡的绅士……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yōng(______)懒 反chú(______) 葱茏(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盛装婆娑”中的“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作者记忆中的田园风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