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长泰县一中等八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587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2/8

1.句子默写(共1题)

1.
按要求填空。
(1)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2)牧人驱犊返,  
(3)乡泪客中尽,   
(4)《陋室铭》中写陋室所处幽雅环境的句子是:      ,  。
(5)《陋室铭》中写陋室主人日常生活的句子   。
(6)《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是:“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比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1)渔人甚之        (2)阡陌交通     
(3)便还家    (4)便扶        
【小题2】选出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阡陌交通B.无论魏晋
C.不足为外人道也D.并怡然自乐
【小题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是(   )
A.暮春花落时B.深秋季节,百花凋谢之时
C.冬末初春时节,春水暴涨之时D.初夏水涨之时
【小题4】翻译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5】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蜡烛》回答下列问题。
①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
②隔了一两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红军的坦克紧跟着步兵过桥去了。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
③这时候,连长派了几个士兵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战死的战士一同埋葬。
④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
⑤“看呀!”那红军说。
⑥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
⑦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⑧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⑨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⑩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11)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12)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1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小题1】选文中两次出现“这时候”,请说出具体指什么时候。
第③段中“这时候”指:   
第⑨段中“这时候”指:   
【小题2】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这有什么特殊意味?
【小题3】第⑦段对蜡烛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4】画线的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5】为什么在第(12)段不点出人物的姓名,而只说“南斯拉夫的母亲”和“苏联青年”?

4.其他(共1题)

4.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可怜的家属会号啕大哭,会cù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兴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身诺诺。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然    
【小题2】成语“长途跋涉”的意思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