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重庆市一中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580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9/29

1.选择题(共14题)

1.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母亲为了泡制好春酒,真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仅从冬至日开始就泡,还放入了八宝,等到一个月后才喝。
B.天津卫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以是个做买卖的好地界儿。
C.杨巴果然能说会道,一通说辞既让中堂大人明白了那是芝麻,又照顾了中堂大人的面子。
D.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孩子们对此乐不思蜀
2.《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    )
3.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标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
B. 这种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C.我最喜欢喝的是[母亲泡的]八宝酒。
D.鸭蛋的络子挂了(多半天)。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行动,要靠思想来指导;思想,要靠行动来证明:行动和思想是紧密相连的。
B.“上体育课好累啊——今天学习哪篇文章?”刚从操场回到教室的小杨对同桌说道。
C.过年的时候,我国各地庆新年的花样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狮子、玩龙灯、放鞭炮等等……
D.暑假就要来了,你是准备到欧洲游学呢,还是准备到美国?
5.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会战示意图。该会战(    )

6.梁启超撰文:“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7.梁启超撰文:“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8.梁启超撰文:“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9.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经了四次修正。其中1999年宪法修正案新增了(    )
10.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经了四次修正。其中1999年宪法修正案新增了(    )
11.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经了四次修正。其中1999年宪法修正案新增了(    )
1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的句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
B.范仲淹在其名篇《岳阳楼记》中不仅赞美了滕子京的政绩、描绘了岳阳楼之大观,而且抒发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及政治抱负。
C.《行路难》的作者是李白,他的诗歌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D.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13.“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内容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种观念(    )
14.“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内容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种观念(    )

2.句子默写(共1题)

15.
古诗文默写及填空。( 10分 )
⑴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⑶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⑸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⑺岑参用  表现了自己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同时,这两句作者以花喻雪,构思新奇,描绘了边塞奇丽的雪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⑻杜甫在草堂为秋风所破后,虽然自己没有了“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他仍大声疾呼:
      。这是儒家“推己及人”思想的体现,更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16.
说明文阅读(20分)
蓝莓不是“莓”
①虽说名字里面有个“莓”字,但是蓝莓跟草莓可没有半点瓜葛。实际上,蓝莓跟美丽的杜鹃花是同出一门的表兄弟。如果把草莓、蓝莓和杜鹃花的花朵放在一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分清它们的亲疏关系了。并且,从蓝莓植株的个头(小灌木)来看,也显然跟长着草质茎蔓的草莓不是一家子。
②蓝莓的学名叫越橘,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成员。越橘属是一个大家庭,整个家族有400多位兄弟,在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都有它们的身影。而得到蓝莓这个通用名,就是因为它们果实的蓝色“外衣”。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蓝莓果实都是蓝色,比如广泛栽培的兔眼蓝莓就泛着红色,而野生的红豆越橘完全是鲜红色的。
③蓝莓的花朵与果子一样颇显精致,就像一串小小的灯笼。在这些花朵的内部有含糖量很高的花蜜,这正是众多蜜蜂、熊蜂所爱好的食物。虽然蓝莓花没有特殊的强烈气味,但是仅凭花蜜就可以吸引大批的传粉者。这些“食客”在聚餐的同时为蓝莓完成了授粉工作。蓝莓蜂蜜的甜度极高,即使稀释数倍仍能甜入人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为何蜜蜂愿意辛勤工作了。
④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采食蓝莓。据考证,在1000年前,我国就已经有食用野生蓝莓的记录,一些种类(如乌饭树)的枝叶还被用做强身健体的药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苍山越橘具有“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名目”的功效。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和美洲文化中,也有很多关于蓝莓的记载。在农作物欠收的年份里,蓝莓是重要的救荒食品。到了1600年,大批来到美洲的欧洲拓荒者,开始大量采摘包括蓝莓在内的各种小浆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蓝莓对于新大陆的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拓荒者在有野生矮丛蓝莓集中分布的地方,将它们从森林中疏离开来,划分成便于修剪和采摘的地块。不过即使在人为呵护的条件下,这些野生蓝莓(矮丛蓝莓)一般每两年才提供一次丰硕的果实。直到19世纪,人们还都是依靠野生种来收获蓝莓果实,而没有人工种植。
⑤成熟的蓝莓果会由最初的绿色变成了蓝色(当然,也有变成红色或白色的种类,如红豆越橘),果实外面还包裹着一层霜状物。采摘蓝莓还要讲究手法,如果是生拉硬扯,果柄处出现破损,就会使蓝莓果快速变质。轻轻地捏住蓝莓果向顺时针方向一旋,一颗完美的蓝莓果就被摘下来了。
⑥采摘如此简单,您是不是也想种点蓝莓了呢?不过,种蓝莓可没有那么简单。
⑦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温度的问题。如果在一年的生长期内,没有足够的低温处理过程,蓝莓就无法开花。那些多分布于中高纬度或者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的北高丛蓝莓,通常需要在低于7.2℃的环境中“冻”上1000小时以上,而来自南方的兔眼蓝莓,也需要在低于7.2℃的环境中待上300到800小时。
⑧不仅如此,跟其他杜鹃花科的植物一样,蓝莓的根系和真菌联手才能在土壤中收获水分和营养。如此一来,这些根系就成了既怕旱又怕涝的娇气物。
⑨不光是水分和有机质,蓝莓对于土壤中的酸碱度也有很高的要求,一定要在pH值低于5.5,且高于3.8的酸性土壤里才能茁壮成长。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这种习性可能是因为野生蓝莓多生长在森林边缘,已经习惯了由枯枝落叶形成的酸性土。
(文章来源:《科学松鼠会》,有改动。)
【小题1】选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选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细读全文,请你说说本文的说明思路。(6分)
【小题3】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词“通常”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分)
【小题5】结合文本,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⑦段列举了中高纬度或者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的北高丛蓝莓,是为了向我们说明我们种植蓝莓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温度问题。
B.蓝莓的根系成了既怕旱又怕涝的娇气物是因为跟其他杜鹃花科的植物一样,蓝莓的根系和真菌联手才能在土壤中收获水分和营养。
C.选文第④段列举《本草纲目》中关于苍山越橘具有“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名目”的功效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了蓝莓具有极高的价值。
D.蓝莓对于土壤中的酸碱度也有很高的要求, 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4.语言表达(共1题)

17.
请根据划线的句子仿写一句,使其成为排比句。(3分)
第四单元是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单元。在《俗世奇人》中,我们看到了冯骥才用幽默的语言塑造了两位神形兼备的民间高手;在《春酒》中,我们读到了琦君用诗化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热情大方的善良母亲; 在《云南的歌会》中, 。这些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5.(共1题)

18.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后面问题。(15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西行百二十步 (2)鱼百许头
(3)悄怆幽邃   (4)神寒骨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全石以底②坻,为屿,为堪,为岩
B.①岸势犬牙差互②不可知
C.①见小潭②鸣声上
D.①潭西南而望②其西南诸峰
【小题3】(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4】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