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580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8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B.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标准。
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春望》选自《杜诗详注》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
B.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C.历史,现实,在雨中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D.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2.句子默写(共1题)

3.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死而后已。 ②木受绳则直,
,恨别鸟惊心。  ④金沙水拍云崖暖,  
,似与游者相乐。
⑥《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题目。(10分)
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⑴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广阔的水面,巨大的水体和永不停息的流动着的海流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因而可以说,海洋保护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当然也包括人类的繁衍。
⑵海洋还敞开宽阔的胸怀,让人们来发掘它丰富的宝藏。
⑶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食品基地。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
⑷海洋还是一座巨大的油库。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3000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0%。海底锰结核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海水中还含有铀、氢的同位素等多种核原料,还有大量无机盐类等资源。
⑸海洋还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据估计,世界潮汐资源约有10多亿千瓦。如果把波浪能和海流能计算进去,就更可观了。
⑹海洋慷慨地倾己所有为人类服务,然而人类对它怎样呢?
⑺无节制的污染、掠夺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人类共有的海洋环境,引起了世界有识之士的巨大焦虑和不安。
⑻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人类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2000万吨之间。如果把油船沉没和战争破坏所造成的漏油计算进去,那么这个数字将成倍地增加。石油污染会使成千上万只海鸟丧命,油膜使浮游生物及鱼类无法生存。
⑼全球工业的发展,每年使大量含汞、镉、铜、铅等重金属的化学废料进入海洋。据计算,全世界每年排入海洋的汞有1万多吨,镉就更多。
⑽各种农药污染也不亚于工业污染,特别是杀虫剂滴滴涕,每年约有100万吨进入海洋,抑制了海藻的光合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
⑾工业、民用和农业污水,船民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污染,核武器实验污染和海洋热污染等也使海洋环境日益恶化。
⑿据调查,每年从河流注入海洋的41000立方千米的淡水中,有200亿吨悬浮物和溶解盐类,包括金属和污染物、城市垃圾和污水。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⒀除了严重的污染外,人类掠夺性的捕捞也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受损,有的品种已濒临灭绝。地中海沿岸,现在连长80毫米以上的鱼也不见了。新英格兰沿海鳕鱼、比目鱼减少了65%。我国渤海、黄海渔场的鱼类资源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小题1】选文从哪两个方面说明了人类应该保护好海洋?(2分)
【小题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6分)
(1)请指出第⑶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
(2)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
【小题3】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写几句话,呼吁人们保护环境。(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