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
B.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
C.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
D.盐城电视台的《今晚》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
C.“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
3.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 ,实在奇绝。
①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② 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③ 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④ 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 ,实在奇绝。
①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② 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③ 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④ 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
A.②④①③ | B.①③②④ | C.②④③① | D.①③④② |
2.句子默写- (共1题)
4.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绿杨烟外晓寒轻,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花》)
(3)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4)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5)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6)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7)《与朱元思书》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
“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 。”一句充分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赤胆忠心。
(1)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绿杨烟外晓寒轻,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花》)
(3)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4)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5)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6)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7)《与朱元思书》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
“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 。”一句充分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赤胆忠心。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③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缘溪行()(2)渔人甚异之()
(3)亦雅咏不辍()(4)颖脱不羁()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小题3】(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小题4】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划一处)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或载酒肴而往
【小题5】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中华大地出现了“处处自诩桃花源”的现象,请结合本文分析原因。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③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缘溪行()(2)渔人甚异之()
(3)亦雅咏不辍()(4)颖脱不羁()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为乡邻之所贵 | B.悉如外人晏如也 |
C.武陵人捕鱼为业为乡邻之所贵 | D.环堵萧然并怡然自乐 |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小题4】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划一处)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或载酒肴而往
【小题5】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中华大地出现了“处处自诩桃花源”的现象,请结合本文分析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