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2.诗歌鉴赏- (共1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小题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
B.第三、四句写途中所见,既是叙事,也是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孤独惆怅的内心情感。 |
C.第五、六句“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面条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 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小题1】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请概括。
【小题2】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
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在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小题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 B.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
C.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 D.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
4.对比阅读- (共1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③梅花为寒所勒(
④山岚设色之妙(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
B.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月景尤为清绝 |
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②梅花为寒所勒 |
D.①皆在朝日始出 ②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小题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5.名著阅读- (共1题)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材料一】中国青年志愿者网发布了2017年《中国慈善企业排行榜》,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榜单中100家上榜企业2016年的捐赠总额巨大,高达119.74亿元,有27家企业捐赠过亿元,上榜企业与企业家对于教育的捐赠最为热心,超四成的捐赠投入到教育领域,捐赠金额共计48.48亿元。榜单数据显示,腾讯公司2016年共计捐赠总额26亿7880万元,主要捐赠方向为教育与社会公益。
【材料二】以下是人民网发布的“中国公民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心理调查”统计图:

【材料三】美国慈善机构的运作历史悠久,一般建立了旨在约束本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较完善的标准、规则等,尤其是自主项目申请、款项拨付及运营费用的预算等,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而且任何公民都可以去慈善机构查阅其账目。如果这些交易有问题,相关董事可能会被课以高额税收,慈善机构也可能失去免税资格。在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方面,英国采用的是“行政监管模式”。1992年新《慈善法》明确规定,公众中的任何成员只要交付一定合理的费用,就有权获得慈善组织的年度账目和财务报告。对于那些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来说,公众对其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亚于上市公司。欧美国家还有独立的评估机构。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小题2】根据【材料二】的统计图,得出合理的结论。
【小题3】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请你为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献出二点良策。
7.作文- (共1题)
要求:(1)补全题目,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得抄袭。(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8.其他- (共1题)
感恩之心,既能幸福他人,也会快乐自己。生活在幸福的日子里,我的思绪总是飞得很远。 如果我是红花,我会感谢绿叶无怨无悔的奉献;如果我是蜜蜂,我会感谢花朵慷概无私的kuì赠; , 。
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更是对责任的承担,对道义的坚守。感恩朋友,你才会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感恩生活,你才会热爱生活,回报社会。请不要吝啬自己的感恩之情,因为,心存感恩,才会珍惜拥有,珍惜幸福。
【小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① kuì( )赠
② 吝( )啬
【小题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小题3】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
【小题4】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画线句构成排比句。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