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故乡(节选)
①“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②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③我愕然了。
④“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⑤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⑥“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⑦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⑨“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⑩“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11)“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12)“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13)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14)“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小题1】二十年前的杨二嫂被称为“豆腐西施”,“终日的坐着”,体现了她当时怎样的特点?【小题2】请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概括二十年后的杨二嫂的特点。
(1)外貌:
(2)语言:
(3)动作:
【小题3】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小题4】杨二嫂的前后变化,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2.课内阅读- (共1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
(3)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 (4)隶而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题3】文中第①至第④段依次写了发现小潭、_________、______和潭边气氛。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
B.文中采用了特写的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语言优美。 |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高兴愉悦的心情。 |
-
【1】题量占比
现代文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