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573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临(lì)    粗(guǎng)  羞(què)    咄逼人(duó)
B.滑(jī)    伤(zhòng)  跚(pán)  随声附(hè)
C.干(hé)   咒(zǔ) 护(pì) 众目睽(kuí)
D.恿(sǒng) 立(chù)    笨(zhuó)   人迹至(hǎ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恍惚  坍塌  分歧  大相胫庭
B.净谧  琢磨  飘渺  眉开眼笑
C.禁锢  惩戒  鉴赏  怪诞不经
D.突兀  恍惚  陕隘  孢根问底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4.
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5.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这是一部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集,《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五猖会》都出自于其中。
C.《杞人忧天》选自战国时期列御寇著的《列子》,这个寓言故事嘲讽了那些为不必要或基本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忧的人。
D.《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位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的故事。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清代文学家_________。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行甚远(________)
(2)担持刀(________)
(3)屠起(________)
(4)乃悟前狼假(___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小题4】文中哪里表现了狼“黠”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5】在屠户与狼的“较量”中,屠户最终以毙两狼而取胜,请从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分析取胜的原因。
【小题6】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慭慭(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狎(xiá):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③(hǎn),怒吼。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蔽林间之(_______)
(2)乃(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小题3】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现代文阅读
玩土的日子
张雁林
城里的人很讨厌土,因为土会弄脏人们的衣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那大多是尘土,是土的一种形式,不能完全代表土。
我所喜爱的土,是那种干净而潮润的黄土。
在我小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土有时就成了我们的玩物。最为常见的是打土仗,一群小孩子在飞来飞去的土块里寻找乐趣。打土仗是很有意思的游戏,当然,首先得不怕脏,不要怕土弄脏了衣服。村里有很多土堆,从野地拉回来的带点潮湿的黄土,准备晒干了垫驴圈羊圈用的。打土仗的时候,我们分成两伙,每伙占据一个土堆。然后用手攥一些土蛋,放在一旁,冒充炮弹,跟着占据有利地形,一声吆喝便向对方发起进攻。
那些土蛋虽然个头不小,但里面稀松,即便砸在头上,也是有惊无险。如果砸在脸上,不过鼻子有些发酸,从嘴里吐几口泥水而已。那时的我们打起土仗来,意气风发,仿佛上了战场的战士,喊声震天的响。结果不用说,是双方都成了灰头土脸的家伙。那时,我们常常下午散学以后,在回家的路上分成两伙开了仗。打上一仗,兴尽而归,然后筋疲力尽地拍去身上的土回家吃饭。
打土仗是个孩童的游戏,但往往可以窥出一个孩子的秉性。
有的孩子打起土仗来身心投入,如同真的如上了战场。这样的孩子凡事做到认真二字,不论智力如何,能够守住做事的根本。长大后即使考不上大学,做不了大买卖,成不了大人物,也能一路踏实走过来,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的孩子打起土仗来,只把那当成一场游戏,不很认真,玩上一阵,占了一点便宜,便偷偷地跑掉了。这样的孩子一般学习较好,或者爱好干净,但为人较为自私,遇事没有担当。有的孩子打起土仗来喜欢高声吆喝,策划指挥,脑子比较灵活,嘴巴也上得去,长大了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出人头地。当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论,也有的只有打起土仗的时候认真,其他没有认真的时候。滴水可见苍穹,大多时候是准确的。
当我离开了故乡,在我心情郁闷的时候,我会一个人走到野外,望一望远方。有时俯身抓起一把黄土来,就会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一些人和事,以及我的童年,和童年里那些打土仗的日子。我的童年是贫瘠的,犹如我的故乡。记得有次和朋友谈起了童年。朋友说现在的孩子如何幸福,有多少好衣服穿,有多少好吃的吃,有多少玩具玩,而我们那时有什么呢?有一块糖就能幸福好几天呢。朋友问我羡慕吗?我想了一下,没有回答。如果要我和他们的童年交换一下,我是不会同意的。我的心里就是这么想的。我之所以没有回答朋友,是因为怕说出来她不会相信。
打土仗是我童年时代最为热衷的游戏。我就是属于那种打起土仗来特别认真的人,有时弄得满头满脸都是土,回去的时候还得把裤带解开,抖出灌进肚里面的土。回家免不了要被母亲数落几句,说:“又玩土,不好好学习要玩一辈子土的。”我还没有从打土仗的兴奋劲中缓过来,毫不理会母亲的话。我留恋我的童年,因为我的童年时代可以尽情地玩土。那种畅快劲儿,没玩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也是想象不到的。现在城里的孩子可以到商场里玩沙子,沙子是白色的,是人造沙子,很干净。一群孩子挤在一个鸟笼大的地方,没有了那种气氛和感觉,也玩不出豪情来。我看到那笼子里面的孩子,有时竟然为他们感到可怜。是啊,这样的童年有什么好?虽然有吃不完的好东西,但是没有一个畅快,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
玩土的日子大多是在小学。那时的我们,下课后也常常玩些打仗的游戏。即使打仗也是离不了土的,因为常常打着打着就扑到了地上,沾了一身的土。我记得有一年的冬天,班主任陈老师给我们头天晚上留了作业,但全班除了一个女生做完,其余的都没有做。有的是向来不做,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几天晚上演录像,香港拍的《射雕英雄传》。我们晚上都去看录像,门票是一毛钱。有一毛钱的进去看,没一毛钱的呆在录像厅外面听。那时候人们穷,有时为了一毛钱,我不得不想办法,明着要不出来,便是偷也要从母亲的兜里偷一毛。有时明的暗的都不行,就只好站在录像厅外面听了。听也听不清,只听里面拳打脚踢喊声震天,便在外面想象着郭靖又学到了谁的功夫。就是因为或看或听录像而误了做作业,陈老师要惩罚我们。我们班四十五个人,除了那个女生都站了起来。陈老师见竟然有这么多学生没有做她布置的作业,万分恼火,找来一根扫帚柄子,每人五下。那时是冬天,我们都穿的挺厚,陈老师的棒子打在我们身上声音很大,传到里面不过如同挠痒痒而已。有的边挨打边偷笑,陈老师更是恼怒,高高挥起,重重落下。不一阵子,教室里便被我们身上的灰尘填满了。当陈老师提着棒子站到我跟前的时候,我看见陈老师额头上淌下汗水,头发稍上还挂上了尘土。
陈老师喘着粗气,伸手摸了把汗,对我一声断喝,把手拿出来。于是我的手掌结结实实挨了十棍子,疼得我龇牙咧嘴,跳起老高。为什么揍我十棍子,而且在手上,我没敢问。只是疼痛之余,我对陈老师说,陈老师,您的头上全是土啊。陈老师那时是个二十一二的姑娘,顿时红了脸,扔掉棍子赶忙走出了教室。
从二年级到小学毕业,陈老师一直是我的班主任。她留着短发,有一颗好看的虎牙,是一位非常认真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严。在我的记忆里,陈老师是我遇到的绝无仅有的一位老师。那天,陈老师泛红的脸庞和挂满尘土的发梢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我想,陈老师那天一定是气坏了,否则,为什么没有发现教室早已被被我们身上的尘土所淹没?
上了初中,开始注意个人形象,也懂得了干净,再也不玩那些与土有关的游戏了。但对土的记忆却一直深刻在脑海里。有时有了玩土的冲动,但是马上又打消了念头。世上的事往往如此,过了那个阶段,有些事就变得陌生而遥远了。伴随着对土的淡漠,人生似乎也沉重了许多。生活的压力,生存的艰难,有时把人逼得好生不爽。累了,疲倦了,走到野外抓起一把土,看着它们从指缝里流走,仿佛从指缝里流走的是日子。土,这种最为平凡朴实的东西,有时竟也变得那么丰富。
【小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出(_______)   ②苍(_______)    ③贫(______)   ④气(______)
【小题2】“我所喜爱的土,是那种干净而潮润的黄土”一句单独成段,有怎样的作用?
【小题3】打土仗是作者儿时最为热衷的游戏,也是最为难忘的童年记忆,阅读文章的3、4段内容,说说作者当年是如何进行打土仗的?为什么让他至今回味无穷?
【小题4】“打土仗是个孩童的游戏,但往往可以窥出一个孩子的秉性”,那么作者从打土仗中分析出哪些不同类型的“秉性”呢?这段分析与下文中的哪一句形成照应?找出来,工整抄写下来。
【小题5】文中第七、八两段中分别提到了现在孩子的童年,作者这样写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6】文章的结尾作者说“土,这种最为平凡朴实的东西,有时竟也变得那么丰富”,为什么这土在作者的眼中是既“平凡朴实”又“丰富”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中国诗词大会》是由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本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今天,让我们也一展身手,感受诗词瑰宝之魅力!
(1)“点字成诗”
请在提供的12个字里,捕捉出一句诗句,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风  雨  岸  绿
春  秋  河  映
南  江  又  红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花令”
“飞花令”本为古人行酒令的一种,原为按顺序吟诵带“花”字的诗词,答不上则罚酒。“中国诗词大会”中简化为两人依次吟诵带主题字的诗句。请你来吟诵带有“月”的两句连续的诗句,并写出作者和诗题。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作者:_______________
(3)“解句”
请根据提示,猜出以下诗句描绘的是何处美景。
提示一: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提示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提示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10.
文题:与你共度好时光
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