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信笺jiān 鸫鸟dōng 绽裂zhàn 阴霾mái |
B.一绺liǔ 濒临bīn 恪守gè 目眩xuàn |
C.牛虻méng 眼睑jiǎn 忏悔chàn 尴尬gà |
D.踉跄qiàng 凯歌kǎi 瞳孔tóng 仲夏zhòng |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____,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____。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A.②①④③ | B.②④①③ | C.④②③① | D.②④③① |
A.你怎么搞的,考成这个样子!往后怎么办?请想想办法。 |
B.考坏了,难过有什么用!该找找原因才是,争取下次考好。 |
C.你这次考得不理想,你难过我理解,但不能灰心,我相信下次你会考好的。 |
D.你考不好,早在我意料之中,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更糟。 |
2.诗歌鉴赏- (共1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小题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的特点。
【小题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①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是中国南海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屿。它东经120度以西,北纬20度以南,10度以北,正好夹在2条纬线的正中间。北距广州600海里,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
②黄岩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泻湖。黄岩岛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黄岩岛泻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③环礁四周有星罗棋布的礁块露出,礁块表面大小一般为1—4平方米。以北、南两端的礁块最为密集,北端者称为北岩,南端者称为南岩。南岩是在礁盘上露出海面的巨大的礁石之一,形似大石柱,上部面积约3平方米,海拔1.8米。 站在岛上环顾四周,礁盘许多地方水深仅一、两米,好像是个浅滩。但是如果从海里看,黄岩岛却是一座陡峭的高山。只要离开礁盘十公里,就是3000米的深海。
④与西沙南沙岛礁密集不同,黄岩岛是周边数十万平方公里海域内唯一露出水面的礁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这个礁盘面积巨大,达到 150平方公里,超过了南沙任何一个单独的礁盘,为南沙美济礁面积的3倍,可以说中沙黄岩岛是“少而精”的岛礁。黄岩岛整个礁盘浅水区(水深1米左右)面积广阔,开发建设十分方便。礁盘口门宽大,经过疏浚深挖建设后可以进出大型舰艇。由于有一圈完整的环礁阻挡,礁盘外风浪无法进入泻湖,一直是渔船的避风良港。
⑤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题1】阅读全文,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岩岛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小题2】第③段中划线的“一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
4.对比阅读- (共1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沿溯阻绝 ( ) (2)猛浪若奔 ( )
(3)故渔者歌曰( ) (4)经纶世务者(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小题3】找出甲、乙两文中所使用的通假字各1个,并写出其意思。
(1)甲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乙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静的句子是_____。
【小题5】甲、乙两文都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___;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突出_____________,乙文以“有时见日”来突出____________。
5.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