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联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571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锃亮  鬈发  躁热   正襟危坐
B.匿名  凄然  僵绳   出神入画
C.狼藉  猝然  妯娌   众目睽睽
D.诘责  拮据  骤雨   再接再励
2.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唯有分道扬镳,共渡难关。
C.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3.已知函数f(x)=ax2+x﹣b(a,b均为正数),不等式f(x)>0的解集记为P,集合Q={x|﹣2﹣t<x<﹣2+t},若对于任意正数t,P∩Q≠∅,则 {#mathml#}1a{#/mathml#} ﹣ {#mathml#}1b{#/mathml#} 的最大值是{#blank#}1{#/blank#}.
4.已知函数f(x)=ax2+x﹣b(a,b均为正数),不等式f(x)>0的解集记为P,集合Q={x|﹣2﹣t<x<﹣2+t},若对于任意正数t,P∩Q≠∅,则 {#mathml#}1a{#/mathml#} ﹣ {#mathml#}1b{#/mathml#} 的最大值是{#blank#}1{#/blank#}.
5.已知函数f(x)=ax2+x﹣b(a,b均为正数),不等式f(x)>0的解集记为P,集合Q={x|﹣2﹣t<x<﹣2+t},若对于任意正数t,P∩Q≠∅,则 {#mathml#}1a{#/mathml#} ﹣ {#mathml#}1b{#/mathml#} 的最大值是{#blank#}1{#/blank#}.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举世瞩目的 G20 杭州峰会在中国和参会各国的精诚合作下,取得了诸多成果,提升了中 国的影响力。
B.鼻炎因呼吸不畅,可使肺膨胀不全、吸氧量减少,导致身体长期慢性缺氧及二氧化碳滞 留,出现倦怠、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
C.丹青载道,茶壶养心,岁月菩提,海上书画名家唐云先生收藏了八把茶壶乃是紫砂艺苑 中的名作,壶界收藏中的传奇。
D.《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没有“流量担当”,取而代之的是张丰毅、陆毅、吴 刚、柯蓝、张凯丽这样近 40 位左右的资深戏骨。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①③②⑤⑥D.④③②⑥①⑤
8.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敬称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高足”指别人有才华的学生,“泰山” 指岳父。
B.远在外地的奶奶给爸爸打电话说“明天是农历五月初五,记得在门前插上艾叶昌蒲驱邪, 中午记得吃粽子”。
C.十二生肖中,与丑、申、戌、酉相配的属相分别是牛、猴、狗、鸡。
D.寒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寒露过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

2.诗歌鉴赏(共1题)

9.
诗歌赏析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小题1】下面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颔联借用“孤灯”与“一雁”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
B.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迸”写出了乡愁之强烈;“入”将乡愁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乡愁绵长。
C.诗人停舟钱塘,入市沽酒,借酒消愁,思乡之愁终于得以排遣。
D.这是一首羁旅诗,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E. 本诗语言清新雅致,描绘的画面宁静恬淡,富有自然气息。
【小题2】结合颔联中“孤灯”“一雁”两个物象,试分析本诗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10.
文言文阅读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
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飞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实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亲至孝(侍奉)
B.饰名姝之(遗留)
C.皆以习之(穿上铠甲)
D.以此得祸(最终)
【小题2】下列句中与 “谋定而后战”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河曲智叟笑止之
B.一怒诸侯惧
C.出淤泥不染
D.人不知不愠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小题4】结合全文,试分析岳飞的形象。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1.
记叙文阅读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小题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我”的读书往事
“我”的读书感受
十来岁(三年级),串门读“报纸墙”

夜晚,抱着借来的小人书一声不吭地看
恋恋不舍

暖暖的、通身清透
空闲时,去村里收废品人家读杂志和书

条件好些时,受到妈妈的限制,在被窝里打 手电筒看书
 
清凉、浪漫
后来,读书的种类和条件丰富起来了

 
【小题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以时间为序,回忆了“我”的读书往事,表达“我”对那段美好的读书时光的怀念。
B.文章写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更多了,但是“我”读书反而受到了妈妈的限制,最后 在被子里或者偷借月光看书。表现了“我”读书不被父母理解的痛苦。
C.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 书,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以及读书 时所产生的亲切和欣喜之感。
D.本文多处采用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集中表现“我”对书的酷爱和对曾经读书的艰辛和 不易的伤感。
E. 文章第一段语言简洁,直抒胸臆,既起到了总起全文的作用,又强烈抒发了作者对读书 的热爱,对过往读书时光的由衷怀念。
【小题4】结合文章及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文末划线句子“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 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的理解。
(链接材料)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 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现代著名作家刘白羽说:“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 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5.名著阅读(共1题)

12.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据说在长征中,他曾经携带许多伤兵。在未入红军以前,他的生活就和兵士一样简单。除了马,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他真欢喜马。有一次,他得到一匹非常心爱非常美丽的马。那匹马给敌人抢去,他追击敌人,终于把那匹马夺回!
②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
(1)上面的这两个语段出自_____国著名记者______的经典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2)语段中的他是____(填人名),语段中的他是____(填人名)。

6.综合性学习(共2题)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移山大法
有一个大师,一直潜心苦练,几十年练就了一套“移山大法”。有人虔诚地请教:“大师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练出如此神功呢?”大师笑道:“练此神功也很简单,只要掌握一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14.
综合性学习
2018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这一天,班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结合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请你设计三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7.作文(共2题)

15.
请发挥合理的想象,在《最美的声音》一文中第⑮自然段的省略号处,加入一段妈妈的动作和“他”的心理描写。
要求:(1)符合情境;(2)运用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 150 字。
16.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色彩,演绎亮丽的阳光,点缀明媚的自然;色彩,装饰美好的生活,扮靓诗意的人生; 色彩,凝聚温馨的记忆,回应灿烂的历史……那一抹色彩,让你打开心扉;那一抹色彩,让 你驻足流连。

请以“那一抹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 限;(3)不少于 600 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