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57117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1/3/24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慷概    细腻   美不胜收 炯乎不同
B.嘹亮    孕育    尽态极妍    各得其所
C.诀别    斑澜    一泄千里    锐不可当
D.祈祷    推祟    物竟天择    随机应变
2.
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落英缤纷、屋舍俨然、民风淳朴的都市桃花源。(俨然:形容庄严。)
B.“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总理的话语像和煦的春风温暖了人们的心。(和煦:温暖。)
C.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D.教育要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全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内部改革,增强造血功能。(造血:比喻部门、组织、单位等从内部挖掘潜力,增强自身的实力。)
3.

顶起起重臂时,液压杆向上顶起的力{#blank#}1{#/blank#}  重物的重力。

4.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B.①⑤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D.③②④①⑤
5.

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们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使大理石的{#blank#}1{#/blank#} 也相同。

6.

要利用图甲的装置来验证猜测1,在进行对照实验时,其操作上的区别是{#blank#}1{#/blank#} 

2.诗歌鉴赏(共1题)

7.
(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同。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小题2】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题文)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冯云 有删改)
【小题1】(小题1)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A.低碳生活指的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B.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C.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
D.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
【小题2】(小题2)(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小题3】(小题3)(小题3)对文章第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B.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
C.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D.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
【小题4】(小题4)(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后,语意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B.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
C.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D.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4.课内阅读(共1题)

9.
(二)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小题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表达(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共6分)
2010年4月27日,中南大学的300名志愿者同一时间在湘江全流域湖南省境内的8市共5 0个水质监测点上打水收集样品,经过分析检测,发现湘江一些河段的水质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综合治理.志愿者们呼吁全社会都参与“保护湘江、保护水资源”的活动.某校积极响应,准备召开一个动员大会。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一条悬挂在会场的标语。
(2)以会议主持人的身份拟写一个开场白和结束语。
甲:开场白
乙:结束语

6.作文(共1题)

1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送他人一朵花
题目(二)你的_____,让我记住了你(温馨提示:请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形容词,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
(要求)
(1)文体限于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