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570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30

1.诗歌鉴赏(共1题)

1.
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出使,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轻车简从。
B.颔联用“孤雁”自比,雁被视为传递音讯的“使者”,恰和诗人的使者身份契合。
C.颈联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直”“圆”两字富有线条感,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D.尾联与首联呼应,写经过长途跋涉,诗人从侦察兵口中得知将军正在前线,诗人的情绪似乎也为前线大捷而鼓舞振奋。
【小题2】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边疆,慰问将士的艰难行程,描绘了______(景物特点)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______(情感角度)。

2.课内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 身怀技 身陷
B.乘御风 自由放 走相告
C.不以也 奋笔书 驰而过
D.多趣味 辰美景 师益友
【小题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理解:作者通过写处在三峡峡谷中不容易观看到太阳、月亮的感受,来突出三峡两岸的山高。
B.(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激流冲刷着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景物的影子。
理解:作者笔下三峡的春冬两季的水动静皆宜,既有湍急的灵动之美,又有幽深的沉静之美。
C.(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翻译:每到了天刚放晴的时候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凄寒肃杀。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
理解:猿猴的哀鸣在三峡中回荡,使本来就清冷萧条的冬季景色更增添了一分凄凉。
【小题3】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三峡》和《黄牛滩》两篇文章中都写到了江水,请结合两篇的内容,分析郦道元是怎样写出江水特点的。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迭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黄牛滩》)

注:①迳(jìng):同“径”,经过。②色:形状。③信宿:两三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课内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