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1题)
1.
诗歌鉴赏。
【小题2】颈联隐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诗中写到的时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颈联隐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内阅读- (共1题)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题2】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4】把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夫君子之行 |
B.太丘舍去 意与日去 |
C.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D.元方入门不顾 顾野有麦场 |
A.相委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 |
B.则是无礼 淫慢则不能励精 |
C.下车引之 得一人之使 |
D.去后乃至 屠乃奔倚其下 |
A.文章语言精炼,仅一百来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了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
B.文中对陈元方的刻画,主要是通过“惭、下、引”三个动词及两句对话来完成的。 |
C.陈太丘是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日中”,而友人“日中不至”,当然是失信了。 |
D.文章篇幅虽短,却能在尺寸间起波澜,加之人物情态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课内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