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云南文山州富宁县洞波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5645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3/3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加点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阻(è)匀(chèng)丘(hè)锐不可dǎng
B. 箱(qiè)荒(miù)跚(pán)杀戮(shā lào)
C. 寒(jìn)灭(jiān)幽(yàn)瓦(1ì)
D. 之(sǎn )震(sǒng)恶(zēng)举(zhù)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C.我们吟诵着***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之中呢?
D.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为《齐鲁青未了》,寓意是齐鲁文化之树常青、城市发展之树常青、和谐生活之树常青。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他进入初中开始,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世界杯赛是足球的顶级赛事,受到人们的瞩目和喜爱,并以进入世界杯为最高荣誉。
D.甜城举行的端午龙舟赛,是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2.句子默写(共1题)

4.
古诗文默写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       
(3)《望岳》一诗中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的诗句是       
(4)《春望》中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诗句是       
(5)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大同社会中提倡的“       。。”都是博爱精神的体现,可谓异曲同工。
(6)       ”在官吏凶恶与老妪悲苦的鲜明对比中,流露出作者对安史之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同情。(《石壕吏》)
(7)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8)《长歌行》以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喻光阴易逝,以诗句       。劝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3.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小题1】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中可以看出来?
【小题2】诗歌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爱莲说》完成后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小题2】下列词语解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多)B.亭亭净(种植)
C.陶后有闻(少)D.香远清(更加 )
【小题3】下列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大道行也   
B.濯清涟不妖 启窗
C 爱者甚蕃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焉知非福
【小题4】下列对课文的内容和写法分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B.文章描写了莲的气度,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章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小题5】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自圆其说即可)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芦花荡》完成后面小题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 里qiú(   )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dèng(   )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   )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小题1】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qiú(    )Dèng(    ) 剥(    )  藏(   )
【小题2】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
【小题3】“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小题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题思想。
【小题5】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6.语言表达(共1题)

8.
请根据语言环境,在下面的横线处,写出简明、连贯、得体的话。
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汉字书写大赛”活动,班级开始海选参赛选手。梁华 邀好朋友刘明报名参加这个活动:“   ”刘明却不解地说:“现在电脑这么普及,打字又快又好看,何必费时费力手写汉字呢?”梁华听了,针对刘明的困惑,耐心地讲起道理:  。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中国的美食文化更加风靡世界,一个“吃”字,也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比如:花积蓄叫“吃老本”,理解透彻叫“吃透”。请根据下边括号里的提示,在“吃”字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
①吃 ( ):(受人欢迎,受重视)
②吃 ( ):(受损失或在某方面条件不利)
③吃 ( ):(特别爱吃、能吃的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