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562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加点字两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强——脾气 维——
B.记——腐——
C.惟妙惟——邪——躲
D.鸟——勇遏制——
2.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一文中“达于汉阴”的“阴”指水的南面(也可指山的北面)。
B.《背影》是我国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写的记录自己言行的著作。

2.字词书写(共2题)

3.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句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拼音写汉字。
秀qí(____) 狼jí(____) chóu(____)躇 qiú (____)劲

3.诗歌鉴赏(共1题)

5.
古诗阅读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释〗①这首词是词人南渡后所写。②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之思,驰名文坛。
【小题1】这首词中,“萧萧”渲染了_____氛围,“仲宣怀远”借王粲之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小题2】赏析“梧桐应恨夜来霜”一句。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古文阅读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司马迁《留侯世家》)
〖注释〗①圯(yí):桥。②老父(fǔ):老年男子。③鄂然:吃惊的样子。“鄂”,同“愕”。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断两处)
为 其 老 强 忍 下 取 履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顾良曰(__________)
(2)良因之(__________)
(3)当如(__________)
(4)读此则王者师矣(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老人期,后,何也?
(2)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小题4】你从张良纳履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小题1】选文从哪三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小题2】按要求赏析下面加点字。
(1)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说说“扑”的表达效果。)
(2)是虽在北方风雪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这里为什么不用“那”而改用“这”?)
【小题3】选文第②段描写高原景象,有哪些作用?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一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请根据语境完成下列题目。
小文:老师让我们调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文化遗产指什么呢?
小宁: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比如古遗址、石刻、壁画等等。
小文:那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什么呢?
小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比如一些节庆、传统工艺等。
小文:那我知道了,比如说“五一劳动节”就是属于咱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宁:不对,我刚才说的不够全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是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们的传统节日才属于咱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中秋节、端午节。
小文:根据你的解释,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应该是:
小宁:定义你明白了,那你能否根据定义来区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小文:那我就以栖霞区为例,栖霞区龙潭地区生产金箔,金箔锻造技艺应该属于文化遗产;栖霞山的千佛岩就属于文化遗产。
小宁:哦,这下我明白了,谢谢你!
(1)请根据以上对话内容,在①处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②处选择正确的选项:(_____)A.物质  B.非物质。
(3)在③处选择正确的选项:(_____)A.物质  B.非物质。

7.作文(共1题)

9.
请以“花又开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叙事,可以抒情,也可以选择你熟悉的一种花来说明。2.不少于550字。3.如果涉及到校名、中学老师、自己的姓名,可用化名替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