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5614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27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瘫(huàn)  憔悴(jiāo)   尬(ɡān ɡà) 高(miǎo)
B.笑(nì)   菡(dàn)   静(mì) 酝(niànɡ)
C.斜(qī)   感(kǎi)   黄(yùn)    水(zǎo)
D.那(chà)  卖(nòng)  干(hé) 浴(mù)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B.突然间,我恍然若失……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C.《富爸爸穷爸爸》以主人公清崎亲身经历的财富故事展示了“穷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
D.人生成败,绝非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所能决定;成功与否,也不是财富的多少所能概括。唯有这样的共识,“差生”和“学霸”才能在人生路上各得其所、各自精彩。
3.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品味人世百态
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不亦乎    说:______   (2)温故而知   新:_________
(3)与朋友交而不乎   信:____ (4)博学而志    笃: _________
【小题2】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小题1】概括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并说说它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矮松”的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矮松“越发的青黑”是因为有白雪的映衬。
B.“树尖上……白花”是个比喻句,“白花”比喻矮松树尖上的积雪。
C.小雪后的矮松“好像日本看护妇”,写出了矮松的小巧、可爱。
D.“好像日本看护妇”是拟人化的写法,意思是仿佛这些矮松在温柔地呵护着冬天的小山。
【小题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雪”的“小”?
答: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