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560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8

1.选择题(共3题)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跚(pán)    然(chàng)   干(gù)    参不齐(cí)
B.职(xùn)    怂(yǒng)    然(mù)   荒不经(dàn)
C.飘(miǎo)  开(zhàn)   狭(ài)    轻怕重(niān)
D.惚(huǎng)  贪(lán)    乳(pǔ) 根问底(páo)
2.
下列各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不属于名词的一项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中国的北方,有广袤的草原,更有着成片成片的原始森林。
C.有的人刻意去批判传统,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D.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是哪里?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唱好一首歌,必须理解歌词的意思,这个理解的过程需要文化底蕴。
B.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校园艺术节”网页的制作任务。
C.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D.克里竞选总统的一张王牌,就是他在越战中出生入死的经历,人们认为他是一位完美的人。

2.字词书写(共1题)

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17年春节期间,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jí取营养,涵养心灵。
当暄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熹微,则弥足珍贵。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宝    jí(______)取
(2)材料第3段里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____”改为“____”。
(3)材料里加点词语“载体”中的“载”,字典上有四个义项:
A.装,用运输工具装;B.充满;C.又、且;D.姓。此处“载体”中“载”的义项是____。(填序号)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朗读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修身。    静:_____
(2)不逾。 矩:_____
(3)博学而志。  笃:_____
(4)悲守穷。    庐: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小题4】在《诫子书》中,诸葛亮从正面告诫他的儿子:治学必须做到两点,第一是_____,第二是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温暖的传递
周末,我去医院看病,走到菜市场门口,看见有人在那里卖荠菜。
正是十一月下旬,寒风呼啸,冰雨淅沥。乍一见这些翠绿鲜嫩,本应属于春天的野菜,让人惊喜连连。我买了满满一袋,打算中午包荠菜馅饺子,想到这里,我好像已嗅到荠菜饺子的清香,心里浮起意外的喜悦。
在医院排队付费,站在我前面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她低头看见我提的荠菜,很是惊讶,连忙问我从哪里买的。我告诉她地址,没想到她那么心急,索性连队也不排了,兴冲冲地就要去买荠菜。妇人告诉我,他父亲最爱吃荠菜。现在他在医院住院,老没胃口,每天就吃一点饭,我想要是做荠菜饭,他肯定能多吃些。”
原来是这样啊,我催她赶快去买。从医院出来,又遇见那个妇人。她的眼中现出失望的色彩,叹口气说,她到的时候,人家正好卖完了,真是好可惜,不知明天有没有?说完,她转身离去,看着她失落的背影,我叫住她:“把这袋荠菜送给你吧。”
她连连摆手,说:“这哪行呢?你也是好不容易买到的。 ”
我执意送给她:“你父亲是病号,比我们需要。”她这才接过去,脸上满是愧疚的笑意。
我空着手回家,原本打算包饺子的计划落了空,但心里也没有什么遗憾,毕竟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充实的快乐。
这件事过去,我也就淡忘了,没想到,一个多月后,我又遇见那妇人。
那天,一位老同学来我所在的城市出差。接到电话,我急忙到小区门口准备打车去接她。由于刚下了一场大雪,我等了十几分钟也没有等到车。正暗自着急,老同学又打来电话,说她坐别人的电动车赶过来了,让我在小区门口等她就行。
坐别人的电动车?我一头雾水,老同学在这里除了认识我,哪里有熟知的人?
没多久,一个穿蓝羽绒衣的女人骑着电动车在我面前停下,同学下了车,连声对骑车人道谢。骑车人说:“不用客气,路不好走,你又提着个大包,我正好顺路载你一程。”我感觉骑车人有些面熟,仔细一看,这才想起来,原来是我在医院送她荠菜的那个妇人。
回家的路上,和老同学说起这一次的巧遇,我俩都觉得心里暖洋洋的。是啊,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温暖经过不断的传递,好像变成蒲公英的种子,撒向四面八方
(选自《读者文摘》)
【小题1】本文叙述了两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小题2】第8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品味结尾处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阅读全文,说说文中的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7.
轻放
⑴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⑵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⑶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A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⑷我笑,“B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⑸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C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⑹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D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⑺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⑻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⑼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⑽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青年文摘》)
【小题1】批注式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从文中A、B、C、D处任选两处作批注。
示例:我选A处。批注:与其一味地抱怨、哀叹世风日下,不如身体力行做点什么。
我选___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联系全文,认真品读结尾段,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硕士毕业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2)文章结尾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小题3】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50字以内,)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综合性学习。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某中学七年级某班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本你读过的、你最喜欢的课外书籍,要写出书名、作者及推荐的理由。(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认识到读书要有好方法,用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好的读书方法。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9.
在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比如“有家真好,家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以《 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合你写作的词语,使文题完整;叙述要具体,说真话、抒真情;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