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55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2

1.选择题(共1题)

1.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宿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力推进医疗技术合作和医疗投入质量。
B.“悦跑宿迁”城市定向赛于12月23日在宿迁主城区、宿豫城区、宿城城区胜利召开。
C.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D.国际足联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要而且急迫的。

2.字词书写(共1题)

2.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人听闻   ______轻怕重    销声nì______迹   花团锦cù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完成小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题1】请写出与《秋词》第一句所议的意境相近一句古诗词。
【小题2】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请谈谈“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的表达作用。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看,窥视)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拂晓,黎明)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因有所顾虑而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小题1】解释下面短语中加点的字词。
①意将
②恐前后受其  
肉归 
④示以刃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小题3】请根据文意把下面句子中省略的内容在括号里补充完整。
屠惧,示之以刃,(______)少却;及(_______)走,(______)又从之。
【小题4】甲文结尾说“狼亦黠矣”,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狼“黠”的表现。
【小题5】甲乙两文中狼的共同特性是什么?请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完成小题。
①“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②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第二天早晨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③头天晚上,这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觉,点起16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做是在把布料从织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又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衣服的优点。”
“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们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做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⑤A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B“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C“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D“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小题1】请你叙述选文中画线①处皇帝的心理变化过程。
【小题2】文中画线②处“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请说说“快乐”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小题3】请分别说明文中画线③和画线④是什么描写,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画线③处___________描写,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线④处___________描写,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画线⑤处共ABCD四句话,如果把B、C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5】作者为什么通过一个小孩子的口来揭穿皇帝并没有穿衣服的真相呢?
6.
阅读李静的《口袋里的父爱》一文,完成小题。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了饭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丝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会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她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④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父亲总是背着母亲把攒的钱用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⑤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去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⑥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父亲会再次“离家出走”,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不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的。
⑦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付了车费,她想可能是自己什么时候放进口袋里忘了。
⑧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想到这,她倒吸了一口凉气。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却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⑨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着:“放好,别让你妈知道……”
父亲佝偻的身影逐渐在她眼前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从未停止。
【小题1】文中多次提到父亲记性差,会迷路,行为古怪,有什么作用?
【小题2】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的。
【小题3】写自己打车时意外地从口袋中摸到100元钱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小题4】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⑩段中加点词语“模糊”的含义。
父亲佝偻的身影逐渐在她眼前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从未停止。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7.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①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读书计划
读书笔记
阅读内容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笔记
百分比
读书种类
百分比
有计划
10.1%
每读必做
0%
必考书目
75.8%
有时有计划
31.3
凭兴趣做
24.6%
凭兴趣读
16.8%
无计划
58.6%
从不做
75.4%
其它名著
7.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②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莎士比亚的这一段话进行仿写。   
③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请结合你所阅读的一部书,谈谈你从中汲取的营养。

7.作文(共1题)

8.
作文。
请以“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个人的真实信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