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子陵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55710

试卷类型:竞赛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7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有没有选择恰当的方式,是取得理想的谈话效果的有效途径。
B.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露了一个个自然之谜。
C.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情感,它像春天的甘霖,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
D.通过寻觅春天的踪迹,使同学们对春天有了更多的感悟。

2.句子默写(共1题)

2.
名诗名句填写。(出现错字、别字、漏字该空不得分,每空1分,共8分)
①《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②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里的两句诗共勉:
③遥望明月,思念亲人,共同祝福,人们不禁会吟诵起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
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雪景的诗句是: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8分)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每假借藏书之家( )(2)主人日食( )
(3)白玉之环( )    (4)媵人持沃灌( )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第①段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小题4】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技术的报复效应(14分)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我们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  
泰纳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  
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  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纳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小题1】根据文意,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报复效应”。(2分)
【小题2】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请你根据文意归纳文章列举了哪些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3分)请再举一例说明(2分)。
【小题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最终却将毁灭人类。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C.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D.如果电脑技术进一步普及,将给澳大利亚的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小题4】谈谈对“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这句话的理解.(4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