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重庆市江津区八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5566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9/18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蝉(tuì)   滑(jī) 抖(shǒu)   首低眉(hàn)
B.造(xíng)   荒(bì) 笑(shěn) 人听闻(hài)
C.羁(bàn)    无(yín) 隐(lì) 一黄土(póu)
D.打(hān) 抽(yē) 雷(tíng) 妇皆知(rú)
2.
根据文中的情境,依序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选项是( )

清光四射,天空皎洁, ①   ,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    ②   ,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梁实秋《雅舍》)

A.①四野无声,微闻犬吠 ②地上阴影斑斓
B.①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②地上浮光跃金
C.①竹枝戏蝶,小扇扑莹 ②树下芳草鲜美
D.①风云开阖,山岳潜行 ②树下灯焰幢幢

2.句子默写(共1题)

3.
古诗文默写。
(1)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
(2)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使至塞上》中一句“    ”与《渔家傲·秋思》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了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迭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面加线词语。
(1)其欣悦 (2)持沃灌
(3)同舍生皆被绮绣 (4)白玉之环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小题3】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以下四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本文是一篇赠序;“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B.文章第①段中,写老师的严厉不仅可以表现作者求师的艰难,还可以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和恭敬。
C.文章从三个方面叙述了作者成年后求学求师的艰难,可依次概括为:抄书之难,旅途之艰和生活之苦。
D.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意在现身说法,鼓励马生勤奋学习,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小题4】对文中画线句子(“同舍生……略无慕艳意.”),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4.其他(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汉字。 ( )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jì (   )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一道镶银边。(老舍《济南的冬天》)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liàn  (    )犹如水经蒸馏,味同jiáo ( ) 蜡矣。(培根《谈读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