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初中部中考语文复习考点透视训练(二)复习训练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5557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5

1.选择题(共2题)

1.当某植物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时,下列可能受到影响的是(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核糖体    ④中心体    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

⑦液泡 ⑧叶绿体    ⑨溶酶体.

2.当某植物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时,下列可能受到影响的是(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核糖体    ④中心体    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

⑦液泡 ⑧叶绿体    ⑨溶酶体.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3.
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 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 长者,轻慢同列 ;人疾之 如雠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⑤鸱枭(chī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孙叔敖于海    (举:被举用,被选拔)
B.其筋骨,饿其体肤 (劳:劳动)
C.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D.凌忽长者,轻同列 (慢:怠慢)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舜发于畎亩
A.恶如鸱枭
B.辍耕垄上
C.孔子云:“何陋有?”
D.醉翁意不在酒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孟子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甲)文中,孟子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
C.(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没有法家拂士,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就兴盛了。
D.(乙)文中,作者批评了那些有一点学问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求学者。
【小题4】对(乙)文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B.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
C.既然自己把学问给损害了,还不如没有学问。
D.既然这样用学习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4.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余忆童稚时,能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时,赠余荷瓣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壁。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见、名贵的兰花。②勃然:充满生机。③滚汤:开水。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能目对日/诚宜开圣听
B.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宫妇左右莫不
C.又留蚊于帐中/赠余荷瓣心春兰一盆
D.兰坡临时/未果,寻病
【小题2】用斜线(/)为下面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下面的句子。
(1)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小题4】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3.对比阅读(共3题)

5.
阅读选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

(乙)

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 ,独高垂,如匹练界 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 之下流 也。……从其后西二里,蹑 峻凌崖。其崖高穹 溪上,与对崖骈 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小题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隐天日 (2)或王命急 (3)有峰东而下
【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渡溪/而或长烟空(《岳阳楼记》)
B.即清碧下流也/水陆草木花(《爱莲说》)
C.与对崖骈如门/隳乎南北(《捕蛇者说》)
D.耸下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小题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峡 中 西 望 重 峰 掩 映 最 高 一 峰 当 其 后
【小题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
6.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蒙始就学  
(2)不敢稍逾约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结友别足肤皲裂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益益慕圣贤之道
C.大兄何见事晚乎当余从师也
D.蒙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
【小题3】(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小题4】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 ,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  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小题5】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煎墨≤瞳曼致受支怨搀童受妻堡。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虽有千里能②张元怪,随犬出门
B.①安求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道也
C.①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②若见不收养,无仁心也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②若而不收养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B.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小题3】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小题5】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的主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文言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