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小姑娘一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
B.他带上了语法书,翻来覆去地读,直读到他那不知疲倦的头脑把它弄了个滚瓜烂熟。 |
C.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啊。 |
D.王老师絮絮叨叨地给我们上了一节很有意义的思想政治课。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努力,终于使他的语文考试取得了全班第一名。 |
B.校门口有一个专卖饮料和汽水的小摊。 |
C.会场四周,五颜六色的红旗随风飘舞。 |
D.我喜欢文竹那一抹淡淡的绿色。虽不华丽富贵,却质朴淡定;虽然纤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春》节选,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甲】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小题1】甲段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2】甲文的描写顺序是 ;乙文的描写顺序是 。
【小题3】乙文写雨景,为什么还要描写人的活动?
【小题4】选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小题5】你怎样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阅读《春》节选,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甲】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小题1】甲段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2】甲文的描写顺序是 ;乙文的描写顺序是 。
【小题3】乙文写雨景,为什么还要描写人的活动?
【小题4】选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小题5】你怎样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