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 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利益固化的藩篱, 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 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利益固化的藩篱, 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A.提高 破除 突破 吸取 |
B.推进 打破 破除 吸收 |
C.提高 突破 破除 吸取 |
D.推进 破除 突破 吸收 |
2.
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项( )
A.南仁东创造出的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开启了中国观天新时代。 |
B.据统计,目前孝感市网瘾少年数量比3年前下降了大约25%左右,这让老师们很高兴。 |
C.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是否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能否驶向光辉彼岸。 |
D.人工智能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全社会的巨大轰动和震撼,并一次次打破人类的认知局限。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______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文化底yùn______,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______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文化底yùn______,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3.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纂,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小题1】甲词气势磅礴、风格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仅有的浪漫主义作品。从词中“梦魂”一词可看出此词是作者 之作。
【小题2】请分析甲乙两词所流露出的词人感情。
(甲)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纂,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小题1】甲词气势磅礴、风格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仅有的浪漫主义作品。从词中“梦魂”一词可看出此词是作者 之作。
【小题2】请分析甲乙两词所流露出的词人感情。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司马光《居安思危》)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小题1】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小题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小题3】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小题4】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小题5】结合甲文的测点,说说乙文中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司马光《居安思危》)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小题1】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A.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
B.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奉谏争也。 |
C.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
D.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
A.必先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 |
B.人恒过,然后能改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C.病虽愈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D.今中国幸安 死于安乐 |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小题4】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甲文所列举的舜、傅说等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其共同点是: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
B.乙文中的“朕”与“陛下”都是对封建帝王的称呼,“朕”是皇帝的自称,“陛下”是其他人当面直接对皇帝的称呼。 |
C.甲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是艰苦环境的磨练,客观因素是思想意志上的磨砺。 |
D.乙文通过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要居安思危,小心谨慎治理国家。 |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种植雪花的人
石兵
①少年时的某个冬天,我在漫天大雪的野外遇到了一位老人,他对我说,雪花是一种奇异的花,根扎在天空,却绽放在大地上。
②老人的话令我一时难以理解,因为在印象中,我从未将雪花等同于一朵真实的花。我对老人说,雪花不是花,它不需要阳光,也没有色彩和味道。老人笑了,他告诉我,世间不是所有的花都钟情于色彩与香味,也不是所有的花都需要阳光与水的滋润,就譬如雪花,譬如这个世间的某些人。
③这位老人是我就读的学校里的一位退休教师,当时已退休两年多了,但还是常到学校义务工作,如果其他教师有事请假,老人就会帮忙代课,他不仅能教数学、语文,还能教音乐、美术,他的课妙趣横生,总能让学生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④我就读的学校在一座大山脚下,是方圆数十里内唯一的学校,学生都是穷孩子,每天翻山越岭到学校上课。学校里的教师也常常更换,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因为忍受不了大山的贫苦与寂寞选择了离开。
⑤那天,我遇到老人的地方是在放学返家的路上,那是片大大的荒原,却因为有了我们这十多个孩子变得葱茏而有生机。我们在雪地上打闹追逐,正玩得乐不思蜀时,老人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他提醒我们时间不早了,如果觉得没玩够,就和他一起往家的方向走,他讲好听的故事给我们听。
⑥老人讲的故事就是关于雪花的。很多年前,城里有一个人,少年时就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一天,他看到了雪花,惊异于这么美丽的花朵是怎样生长与绽放的。于是,每逢下雪天,这个少年都会仰望天空,希望能够找到种植雪花的奥秘。少年渐渐长大,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他为了探寻雪花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一个人来到高耸入云的大山深处,来到云雾缭绕的山村里,在那里,他终于看到了雪花在云层中渐渐聚集、生长,成为一朵花,却也见到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渴求知识与憧憬未来的纯净目光。
⑦老人说,这个人在每个孩子的眼中都看到了一朵含苞欲放的雪花,这些雪花因为远离大地,支撑它们成长的根系只能扎在遥不可及的天空。就像这些孩子,他们因为贫穷,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距离心中那些美好的理想就如同距离天空一样遥渺久远。他们和一朵朵雪花一样,需要更多的呵护与爱惜。于是,这个人就留在了这个能种植雪花的地方。
⑧虽然这件事过去了许多年,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老人说留在这个种植雪花的地方时,眼神中抑制不住激动与热忱。那一天,老人把我们这十多个孩子一个个送回家中,他拒绝了大人们的邀请,一个人默默走入了开满雪花的天地之中。
⑨我对父母讲了老人说的故事,父母告诉我,故事中的那个人就是老人自己,为了种植这些雪花,为了山中那些渴求理想的孩子,老人留在了大山,一生没有结婚,也没有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繁华都市。
⑩多年之后,当我也放弃城市的繁华,选择回到大山做一名平凡的山村教师时,我才终于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就像雪花一样,将生命的根系扎在了渺渺天际的理想之中,在最平凡的大地上完成了最后的绽放,而他们在绽放的过程中,还会种植与呵护更多的雪花完成一次次圣洁而芬芳的绽放。
(选自2018年3月3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小题1】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种植雪花的人”的理解。
【小题2】结合上下文,你能说说第②段中的“某些人”是指哪样的人?
【小题3】请分析第④段“学校里的教师也常常更换,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因为忍受不了大山的贫苦与寂寞选择了离开”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品析加点词语或句子。
(1)却也见到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渴求知识与憧憬未来的纯净目光。(理解加点词语含义)
(2)就像这些孩子,他们因为贫穷,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距离心中那些美好的理想就如同距离天空一样遥渺久远。(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小题5】积累链接。
古往今来,有不少古诗词名句可用来称颂像选文中的老人那样的老师。请你写出一句与此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 。
种植雪花的人
石兵
①少年时的某个冬天,我在漫天大雪的野外遇到了一位老人,他对我说,雪花是一种奇异的花,根扎在天空,却绽放在大地上。
②老人的话令我一时难以理解,因为在印象中,我从未将雪花等同于一朵真实的花。我对老人说,雪花不是花,它不需要阳光,也没有色彩和味道。老人笑了,他告诉我,世间不是所有的花都钟情于色彩与香味,也不是所有的花都需要阳光与水的滋润,就譬如雪花,譬如这个世间的某些人。
③这位老人是我就读的学校里的一位退休教师,当时已退休两年多了,但还是常到学校义务工作,如果其他教师有事请假,老人就会帮忙代课,他不仅能教数学、语文,还能教音乐、美术,他的课妙趣横生,总能让学生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④我就读的学校在一座大山脚下,是方圆数十里内唯一的学校,学生都是穷孩子,每天翻山越岭到学校上课。学校里的教师也常常更换,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因为忍受不了大山的贫苦与寂寞选择了离开。
⑤那天,我遇到老人的地方是在放学返家的路上,那是片大大的荒原,却因为有了我们这十多个孩子变得葱茏而有生机。我们在雪地上打闹追逐,正玩得乐不思蜀时,老人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他提醒我们时间不早了,如果觉得没玩够,就和他一起往家的方向走,他讲好听的故事给我们听。
⑥老人讲的故事就是关于雪花的。很多年前,城里有一个人,少年时就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一天,他看到了雪花,惊异于这么美丽的花朵是怎样生长与绽放的。于是,每逢下雪天,这个少年都会仰望天空,希望能够找到种植雪花的奥秘。少年渐渐长大,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他为了探寻雪花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一个人来到高耸入云的大山深处,来到云雾缭绕的山村里,在那里,他终于看到了雪花在云层中渐渐聚集、生长,成为一朵花,却也见到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渴求知识与憧憬未来的纯净目光。
⑦老人说,这个人在每个孩子的眼中都看到了一朵含苞欲放的雪花,这些雪花因为远离大地,支撑它们成长的根系只能扎在遥不可及的天空。就像这些孩子,他们因为贫穷,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距离心中那些美好的理想就如同距离天空一样遥渺久远。他们和一朵朵雪花一样,需要更多的呵护与爱惜。于是,这个人就留在了这个能种植雪花的地方。
⑧虽然这件事过去了许多年,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老人说留在这个种植雪花的地方时,眼神中抑制不住激动与热忱。那一天,老人把我们这十多个孩子一个个送回家中,他拒绝了大人们的邀请,一个人默默走入了开满雪花的天地之中。
⑨我对父母讲了老人说的故事,父母告诉我,故事中的那个人就是老人自己,为了种植这些雪花,为了山中那些渴求理想的孩子,老人留在了大山,一生没有结婚,也没有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繁华都市。
⑩多年之后,当我也放弃城市的繁华,选择回到大山做一名平凡的山村教师时,我才终于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就像雪花一样,将生命的根系扎在了渺渺天际的理想之中,在最平凡的大地上完成了最后的绽放,而他们在绽放的过程中,还会种植与呵护更多的雪花完成一次次圣洁而芬芳的绽放。
(选自2018年3月3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小题1】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种植雪花的人”的理解。
【小题2】结合上下文,你能说说第②段中的“某些人”是指哪样的人?
【小题3】请分析第④段“学校里的教师也常常更换,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因为忍受不了大山的贫苦与寂寞选择了离开”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品析加点词语或句子。
(1)却也见到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渴求知识与憧憬未来的纯净目光。(理解加点词语含义)
(2)就像这些孩子,他们因为贫穷,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距离心中那些美好的理想就如同距离天空一样遥渺久远。(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小题5】积累链接。
古往今来,有不少古诗词名句可用来称颂像选文中的老人那样的老师。请你写出一句与此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二氧化碳塑料”能否拯救白色污染
姚丁杨
①自从20世纪塑料诞生后,虽然其应用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伴随而来的“白色污染”成了意想不到的灾难,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包装物,使用全降解塑料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②在这种背景下,一种采用二氧化碳和烷烃为原料制造的“二氧化碳塑料”引起广泛关注。这种塑料被填埋后,能在短时间内降解。即便采用焚烧处理,也只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有害烟雾。
③环境友好材料是指在原料采集、产品制造使用或再生循环利用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环境负荷最小的材料,它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的特点。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便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是国内外研发领域中具有创新优勢的可降解塑料。这种环境友好型塑料不仅能减少“白色污染”,还能缓解如今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
④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塑料几乎就是一种“完美材料”。因此,这种高科技环保塑料一经问世就引起美、俄、韩、日等多国研究人员的关注,他们在二氧化碳基聚合物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并研出多种可以量产的塑料品种,如二氡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元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三元共聚物等。
⑤尽管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塑料很完美,但就目前来讲,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推广的压力依然很大,主要是由于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⑥首先,合成工艺的改善确实提高了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的生产效率,但是催化剂的高成本仍然是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再加上产业所需主要原料之一的环氧丙烷等环氧基烷烃的价格也相对较高。在利用石油生产的普通塑料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产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可谓举步维艰。
⑦其次,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阻隔性、尺寸稳定性、高低温下的力学性能与普通塑料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只能在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等有特殊要求的少数领域使用,无法在需求巨大的薄膜、农用地膜等领域推广应用。不仅如此,即便在有限的食品包装、医疗卫生领域,二氧化碳基聚合物也面临聚乳酸、聚乙烯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传统可降解塑料的冲击与竞争,这使得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的消费市场十分狭小,产品销售困难。
⑧再次,就单位产品投资额而言,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项目的投资额很高,一个年产1万吨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的项目,往往需要200万美元以上的资金投入。单从经济效益考虑,项目投资风险很大。
⑨尽管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的大范围推广还有待时日,但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终究会突破生产成本和性能上的瓶颈。终有一天,这种环境友好型塑料会展现出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我们的世界。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22期)
【小题1】请说说文章以“‘二氧化碳塑料’能否拯救白色污染”为题有什么好处?
【小题2】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推广压力很大的原因。
【小题3】请分析第⑤段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
【小题4】选出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小题5】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本文内容,你能为你所生活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提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环保建议吗?
“二氧化碳塑料”能否拯救白色污染
姚丁杨
①自从20世纪塑料诞生后,虽然其应用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伴随而来的“白色污染”成了意想不到的灾难,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包装物,使用全降解塑料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②在这种背景下,一种采用二氧化碳和烷烃为原料制造的“二氧化碳塑料”引起广泛关注。这种塑料被填埋后,能在短时间内降解。即便采用焚烧处理,也只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有害烟雾。
③环境友好材料是指在原料采集、产品制造使用或再生循环利用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环境负荷最小的材料,它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的特点。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便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是国内外研发领域中具有创新优勢的可降解塑料。这种环境友好型塑料不仅能减少“白色污染”,还能缓解如今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
④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塑料几乎就是一种“完美材料”。因此,这种高科技环保塑料一经问世就引起美、俄、韩、日等多国研究人员的关注,他们在二氧化碳基聚合物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并研出多种可以量产的塑料品种,如二氡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元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三元共聚物等。
⑤尽管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塑料很完美,但就目前来讲,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推广的压力依然很大,主要是由于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⑥首先,合成工艺的改善确实提高了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的生产效率,但是催化剂的高成本仍然是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再加上产业所需主要原料之一的环氧丙烷等环氧基烷烃的价格也相对较高。在利用石油生产的普通塑料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产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可谓举步维艰。
⑦其次,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阻隔性、尺寸稳定性、高低温下的力学性能与普通塑料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只能在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等有特殊要求的少数领域使用,无法在需求巨大的薄膜、农用地膜等领域推广应用。不仅如此,即便在有限的食品包装、医疗卫生领域,二氧化碳基聚合物也面临聚乳酸、聚乙烯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传统可降解塑料的冲击与竞争,这使得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的消费市场十分狭小,产品销售困难。
⑧再次,就单位产品投资额而言,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项目的投资额很高,一个年产1万吨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的项目,往往需要200万美元以上的资金投入。单从经济效益考虑,项目投资风险很大。
⑨尽管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的大范围推广还有待时日,但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终究会突破生产成本和性能上的瓶颈。终有一天,这种环境友好型塑料会展现出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我们的世界。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22期)
【小题1】请说说文章以“‘二氧化碳塑料’能否拯救白色污染”为题有什么好处?
【小题2】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推广压力很大的原因。
【小题3】请分析第⑤段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
【小题4】选出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包装物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中国、日本、欧洲等。 |
B.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材料的伏势是填理后能在短时间内降解,焚烧处理只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有害烟雾,能减少“白色污染”能缓解如今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 |
C.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塑料这种高科技环保塑料目前只能在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等有特殊要求的少数领域使用,还没有大范围推广使用。 |
D.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二氧化碳基聚合物这种环境友好型塑料将会拥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为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作出贡献。 |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8.
综合性学习:“儿童分级阅读”引起许多人的关注,请参与下列综合实践活动。
儿童分级阅读调查统计表
(1)上表是某机构就儿童分级阅读制度对30004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请阅读调查表,从中提取出一条有用的信息。
(2)你们班就儿童分级阅读开展了一次讨论会,有同学支持,有同学反对。请你写一段能表达自己观点的话参与讨论。
儿童分级阅读调查统计表
非常赞同 | 赞同 | 保持中立 | 不赞同 |
18% | 59% | 12% | 11% |
(1)上表是某机构就儿童分级阅读制度对30004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请阅读调查表,从中提取出一条有用的信息。
(2)你们班就儿童分级阅读开展了一次讨论会,有同学支持,有同学反对。请你写一段能表达自己观点的话参与讨论。
7.作文- (共1题)
9.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1)请以“收集阳光”为题作文。
(1)请以“收集阳光”为题作文。
阳光收集在瓶子里,瓶子便有了温暖;阳光收集在心里,内心便有了爱。如果经常收集阳光,我们的内心便有了阳光的普照,充满温馨!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外卖小哥”雷海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淡定夺冠。我们很多人看到的是“外卖小哥”在台上夺冠的风光,却不知晓他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十几年前,他没有多余的钱买书,为了能读诗,他到书店把诗背下来,回家再默写,就这样积累了八百多首诗词。在做外卖员的时候,他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由此积攒下深厚的诗词功底。这该有多么大的热情和恒心,又该付出多少异于常人的努力。“外卖小哥”完胜北大硕士,拼的是实力,不是学历。其实,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