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
B.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
2.句子默写- (共1题)
①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②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⑤《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两句是: , 。
⑥在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表现作者心情寂寞的句子是: ,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顾野有麦场 ⑵驰担持刀 ⑶意暇甚 ⑷一狼洞其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或以钱币乞之 |
B.其一犬坐于前贤于材人远矣 |
C.乃悟前狼假寐蒙乃始就学 |
D.复投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
(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小题4】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是: (2分)
【小题5】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社戏(节选)
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小题1】“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小题2】“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小题3】在文中用
【小题4】从文中双喜的所言所思,可看出他是一个
【小题5】针对文中孩子们的行为、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5.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