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545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29

1.现代文阅读(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选文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的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表现出父亲对我的关爱。
【小题2】(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
(2)分析这些细腻的动作描的作用。
【小题3】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2.对比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北魏 郦道元)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沿阻绝
(2)虽乘御风
(3)互相
(3)窥谷忘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负势竞 横柯
B.哀转久 天下独
C.三峡七百里中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隐天日 横柯上
【小题3】根据语意,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B.或/王命急宣
C.猛浪/若奔D.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三峡》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三峡》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与朱元思书》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了富春江的山水特点,统领全篇。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小题6】《三峡》结尾处引用渔者歌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7】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