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庆云县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4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5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6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屏障(zhànɡ) 澎湃(pài)   哺育(fǔ)  狂澜(lán)
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
C.祈祷(qí)    哽住(ɡěnɡ)  崎岖(qū)  金柝(tuò)
D.山巅(diān)  亘古(ɡèn)   老叟(sǒu)  污秽(huì)
2.
下列词句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澎湃山巅怪诞愿为市鞍马
B.崎岖阻抑亘古出郭相扶将
C.挚痛哺育机杼但辞爷娘去
D.狂澜哽住懊悔木兰当户织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
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5.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C.《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2.诗歌鉴赏(共1题)

6.
诗歌阅读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1】展开想象,写出“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所描绘的画面。
【小题2】“何人不起故园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岳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注)①求访:寻找。②药饵必亲: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③营第:建造府邸。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1)绝不饮
(2)飞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敌未灭,何以家为?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小题3】请结合本文谈谈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8.
课内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但当涉猎  但:____________
(2)见往事耳 见:____________
(3)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___
(4)肃遂拜蒙母   遂:____________
【小题3】【小题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以”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A.自以为大有所益B.非宁静无以致远
C.以刀劈狼首D.可以为师矣
【小题5】【小题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小题8】本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课内现代文阅读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③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④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小题1】画线句①中“监狱大门”指的是________,“钥匙”指的是_____。全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小题2】画线句③是____(细节、场面、心理)描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出_________的气氛。
【小题3】画线句④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外现代文阅读
1001支会跳舞的铅笔
哈莱尔感觉自己要崩溃了。
刚刚擦干净的地板,转眼间,又被扔满各种玩具;厨房里,堆满未洗的碗碟,洗衣机不停轰鸣,永远有洗不完的衣物;订阅的杂志,永远没时间翻阅;稍不留神,咖啡就煮糊了,孩子又把牛奶打翻了……
三年前,因为生下女儿,身为美术老师的哈莱尔,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讲堂和画笔,成了一名全职太太。时光流逝,在琐碎的日子,哈莱尔每天奔走于孩子和厨房之间,就像个被运转带催动不得不运转的轴承!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头绪,让人疲于应付,她变得脾气暴躁,孩子时常被吓得大哭,丈夫干脆借口加班,时常拖到很晚也不愿意回家……
可是,就在那天上午,阳光透过玻璃窗,悄悄洒满房间。哈莱尔收拾好一切,咖啡香气四溢,孩子尚在熟睡中。隔壁谁在吹奏萨克斯,柔美的音乐静静流淌,她的心忽然被什么触动了,找出一支铅笔,在一本旧杂志的空白处飞速地画起来。
这时,三岁的女儿醒来,她指着妈妈惊讶地说:“会跳舞的铅笔!”哈莱尔愣了一下,不由笑了:原来在孩子眼中,自己画画的姿势那么优美,连铅笔都仿佛在欢快地跳舞。
哈莱尔心情愉悦,一口气画满了整页纸,女儿凑过来,高兴地指着说:“小狗、大象、松鼠……”更出乎意料的是,小丫头居然也拿起铅笔,摆出一副无师自通的样子,认认真真模仿起来,一向喜欢哭闹的她,又乖又安静。
从此,哈莱尔像发现了新大陆,每天收拾完家务,总会顺势拿起铅笔,和女儿一起涂鸦。丈夫也不再早出晚归。一支小小的铅笔,居然解决了家庭危机,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一天,有朋友来串门,无意中看到哈莱尔的铅笔画,很感兴趣,劝她将这些画寄给报社。朋友的鼓励,让整天宅在家的哈莱尔眼前一亮,生活似乎又有了新目标。她认真挑选出自己认为不错的铅笔画,分别寄了出去。
半年过去了,哈莱尔投出去的画,仿佛石沉大海。唯一收到的回音是一封退稿信,编辑毫不客气地在信中说:“你根本不合适美术创作,别浪费时间了!”
哈莱尔备受打击,又变得消沉起来。一天,有一只蝴蝶,误打误撞地飞进房间,窗户明明开着,它却往墙壁上乱撞,怎么也飞不出去。丈夫指着那只蝴蝶说:“看,这只蝴蝶真爱钻牛角尖……”
“也许,我还不如这只蝴蝶聪明呢。”哈莱尔仿佛自言自语一般,“我画画只是因为喜欢,别人是否承认又有什么关系呢?”放下思想包袱的她,继续着自己的铅笔画,只是画风大变,越加俏皮幽默。她将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全都融入画中。每逢她画画,女儿都会看得入迷,她说她喜欢铅笔跳舞的样子。
几个月之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赛事之一ArtPrize大赛拉开序幕,哈莱尔的丈夫悄悄将妻子一幅13英尺宽、40英尺长的铅笔画,寄给大赛组委会。比赛成绩揭晓,出乎所有人意料,哈莱尔的作品,从来自56个国家的1517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赢得20万美元的最高奖金。
好消息传来,哈莱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很多人对她的成功非常好奇,各种猜测满天飞。哈莱尔开心地做了顿精美的大餐,全家人一起庆祝一番。然后,她平静地继续着全职妈妈的生活。只是每天忙完家务,她更喜欢拿起铅笔不停地画着自己的铅笔画。
在哈莱尔家客厅的一只旧纸箱里,静静躺着1001个废铅笔头,它们都曾在哈莱尔的手中跳舞,也许,这就是她获奖的全部秘密。
【小题1】为什么消沉的哈莱尔看见乱撞的蝴蝶后画风开始变得更加幽默俏皮?
【小题2】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这时,三岁的女儿醒来,她指着妈妈惊讶地说:“会跳舞的铅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朋友的鼓励,让整天宅在家的哈莱尔眼前一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赏析下面句子。
时光流逝,在琐碎的日子,哈莱尔每天奔走于孩子和厨房之间,就像个被运转带催动不得不运转的轴承!
【小题4】哈莱尔“获奖的全部秘密”是什么?

5.名著阅读(共1题)

11.
名著阅读: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他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就喘不上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明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以上选文出自___________ (作家)的小说《______》,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人名),这部小说描写了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__(人名),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___________(人名),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____(人名)等。

6.综合性学习(共2题)

12.
下列画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按要求改正。
人们通常认为,①肥胖的原因是饮食不健康和缺乏锻炼造成的,然而研究表明,环境问题也是导致肥胖的元凶之一。近日,科学家发现,②雾霾不仅对我们的肺部造成伤害,况且能破坏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肥胖
(1)第①句存在句式杂糅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_”删去。
(2)第②句中关联词使用有误,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材料2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
材料3 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传统文化思想紧紧地凝固和塑造了中国民众的固有家风,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中国式”家风。传统家风对人的塑造和培养,促进了人们的价值共识和道德形成,深刻地影响和培育着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国风”。
材料4 “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5
 
材料6 家住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的陈汝煌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的事迹,在全市被传为佳话。父亲多年身患高血压、冠心病,陈汝煌每天清晨五点钟就起床陪父亲聊天、散步,一下班就回家陪护,经常为父亲收拾排泄物,擦洗身子。父亲住院37天,他每天都尽心照料,一天最多睡三个小时,父亲行动不便,无法上街理发,他就自学理发。在陈汝煌的影响下,全家人悉心照顾老人。
(1)阅读材料1到材料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
A.家庭和睦,国家自然就安定。
B.是否建设优良家风事关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
C.“家风”能够影响“国风”,但影响不大。
D.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尚人格需要良好的“家风”。
(2)材料5是校刊中的一幅插图,请根据这幅图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材料6,为孝亲模范陈汝煌写一段颁奖词。(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4.
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有自己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都在书包里积聚!
请以《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不少于65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